蘭德公司在中國新年期間連續發布 3 份報告,討論中共軍隊由「保黨體制」衍生出的四大結構性缺陷。這些報告指出,儘管中共推動軍事現代化、軍改與反腐,研究人員仍認為共軍的核心目標是維護中共統治,而非對外作戰,且缺乏結構性的戰爭能力與政治意願。
據《大紀元新聞網》今 ( 19 ) 日報導,《影響中國(中共)軍隊未來的因素》報告分析了共軍試圖學習美軍發展聯合作戰能力的困難。聯合作戰需要軍官與士官能在不確定情況下自主決策,但中共軍隊在這方面存在嚴重障礙。報告指出,西方的作戰模式源自個人主義、民主與扁平化的軍事體系,而中共的專制制度與「黨指揮槍」的結構,使得決策高度集中,嚴重影響指揮效率。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中共軍隊從基層到高層均採取黨委領導模式,重大決策須經過黨委會議討論後才由指揮官執行,導致決策過程冗長。尤其在高層指揮體系中,黨委成員眾多,權力分散,造成決策遲緩,難以適應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因此,共軍要實現如美軍般高效的聯合作戰體系,在體制上存在根本障礙。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則指出,中共軍改部分學習俄羅斯的軍事組織編制,但在聯合作戰方面則試圖效法美軍。然而,共軍的指管通訊系統尚未整合,戰役層次間的指揮管制仍不順暢,與美軍存在巨大差距。此外,中共軍隊強調黨的領導,政委與司令員共同決策,政委甚至握有否決權,進一步削弱了作戰靈活度。沈明室認為,在日益資訊化的作戰環境下,共軍士兵與基層軍官因受制於僵化體制,缺乏創新與應變能力,這種聯合作戰文化難以與美軍相比。

《中共軍隊的戰備能力令人懷疑》報告則質疑共軍的實際戰備狀況。儘管中共積極擴張軍備,現代化計劃持續推進,但其軍隊主要任務仍是維護中共政權,而非準備實戰。報告指出,軍隊晉升標準以政治忠誠為優先,導致指揮層能力參差不齊。此外,共軍內部高度集中的指揮與控制機制,雖能防範政變,卻嚴重影響戰場決策效率。報告還提及,中共媒體披露的資訊顯示,許多政委缺乏基本軍事知識,且體能素質不適合執行前線作戰,進一步削弱了共軍的戰鬥力。
揭仲補充,共軍高層普遍強調對習近平的忠誠,這使得政治因素凌駕於軍事專業能力。當晉升標準以忠誠為首要考量時,可能導致缺乏戰略能力的官員進入高層,影響整體作戰效能。他強調,共軍的首要目標始終是維護中共的統治,至今仍堅持黨委領導體制。在某些情況下,政委甚至比指揮官擁有更高的影響力,進一步證明政治因素對軍隊運作的深遠影響。
沈明室則指出,中共向來依賴軍隊與武警維持社會穩定,強調軍隊對黨的忠誠。因此,共軍內部的政治思想工作被強化,壓縮了專業軍事訓練的時間。許多軍官若無法在專業能力上勝過同儕,則會試圖透過表現政治忠誠來獲取升遷機會,這樣的機制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整體戰力。

《政治合法性和PLA》報告則分析了共軍與中共政權合法性之間的關係。報告指出,中共的政治合法性經歷毛澤東時期的「繼續革命」、鄧小平時期的「經濟繁榮」,至習近平時期則轉向「民族主義」。然而,習近平在疫情期間的政策失誤導致經濟衰退,使政權支持率下滑,許多民眾選擇移民海外,反映社會不滿情緒升高。
沈明室表示,習近平透過「民族復興」、「中國夢」、「強軍夢」等民族主義口號來鞏固政權。然而,軍隊與社會是相互影響的,當民間對政府不滿加劇,若發生社會動盪,軍隊是否願意鎮壓人民將成為變數。此外,雖然習近平鼓吹民族主義,但共軍內部對自身戰力缺乏信心,貪腐問題嚴重,許多軍官更關心自身利益,缺乏為習近平理想奮戰的意願。因此,即便中共推動軍事現代化,其軍隊並無強烈的戰爭意圖。

《中共軍隊的戰備能力令人懷疑》報告進一步指出,儘管共軍正在加強備戰,但目前沒有確切證據顯示中共高層計劃近期開戰。報告列舉的理由包括:共軍的軍事擴張屬於常規現代化戰備;中共領導人很少將台灣列為對中共政權的最大威脅;共軍內部學術機構尚未公開發表如何戰勝美軍或佔領台灣的研究論文。
然而,這一觀點引發部分專家的質疑。美國前東亞情報官員約翰‧卡爾弗(John Culver)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戰爭不是 A 計劃,但如果事態需要,它就是 B 計劃。」沈明室則認為,中共內部可能確實有針對美軍與台海的作戰計劃,只是不會公開。他指出,中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應該針對中印邊界、東海、台海、南海等地區制訂了相應作戰計劃,但由於決策過程閉門造車,計劃內容可能存在嚴重的主觀偏差。
揭仲則強調,所有軍隊的目的都是準備作戰,共軍亦不例外。他認為,共軍的作戰計劃始終存在,並且持續修訂,但並未訂下明確的開戰時間表。北京的策略是在 2027 年或 2030 年達成對台作戰的能力,但這屬於軍事建設目標,而非必然的開戰計劃。然而,由於習近平已將 2049 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統一掛鉤,若未來北京認為和平統一無望,則武統台灣的時間表可能會逐漸浮現。

由於習近平已將 2049 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統一掛鉤,若未來北京認為和平統一無望,則武統台灣的時間表可能會逐漸浮現。 圖 : 翻攝自狼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