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17 日,中國在北京舉辦了民營企業座談會,主要針對民營經濟發展與成長進行全面商討與部署。此次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 20 個城市,涵蓋通訓、半導體、新能源汽車、機器人、農業等多個領域的 31 家企業代表參加,但卻沒邀中國首富鍾睒睒。

根據《新華社》報導,華為執行官任正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新希望控股董事長劉永好、上海韋爾半導體董事長虞仁榮、杭州宇樹科技執行長王興興、小米董事長雷軍等六位企業代表在會上發言。他們談話主要聚焦於新時代民營經濟的發展方向、科技創新及企業轉型升級等議題,並且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議。

任正非強調,科技自主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大影響,並且表示華為將繼續加大研發,主要針對通訊技術、半導體及 AI 領域,以實現關鍵技術的自主性。王傳福則分享了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成功經驗,他表示:「開放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比亞迪將持續投入技術研發,推動綠色出行變革。」

華為董事長任正非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握手 圖:截自「x」@Trumanchen4

此次座談會特別強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提到,企業正在積極運用科技手段推動農業現代化,例如加強自主育種技術研發,助力國家糧食安全。宇樹科技王興興則表示,AI 驅動的機器人技術正在快速發展,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人形機器人將在服務業及工業領域中廣泛使用。

小米董事長雷軍則強調,AI 技術應該更廣泛於智慧終端產品,提高消費者體驗,同時提升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此次參會的 31 家企業來自全國各地,其中浙江的民營企業參與度最高,共有 6 家企業上榜,包括阿里巴巴、宇樹科技、DeepSeek、傳化集團、科百特及正泰集團。浙商的創新精神和政府對民企的長期支持,使該地成為本次會議的主要焦點。

此外,廣東、北京、上海等地的科技企業也積極參與。其中,深圳的華為、比亞迪、騰訊、研祥及廣州的視源電子等企業,均在科技創新領域佔據重要地位。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罕見出現在官方場合。 圖:翻攝央視新聞

座談會結束後,多位企業家接受媒體採訪,分享企業發展的最新動向。研祥高科技董事局陳志列表示,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他們將堅持科技的自立自強,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則指出,人工智慧將在教育、醫療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企業將加大研發力度,推動技術進步。

作為此次會議的女性企業家代表之一,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表示,鋼鐵產業需要向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未來將加快技術升級,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發展。

此次民營企業座談會不僅是一次行業內的重要交流平台,也為中國民營企業的未來發展指引方向。在全球中美科技競爭加劇、產業升級的背景下,民營企業的發展與技術創新將會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核心。

中國首富、農夫山泉的創辦人鍾睒睒。   圖 : 翻攝自商业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