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近日更新官網上的「台美關係」內容,刪除了長年來的「不支持台獨」表述,並新增期待兩岸分歧能以「不受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對此,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今(16)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這項變動雖然不能解讀為「美國已經開始支持台灣獨立」,但確實顯示出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態度已經有所調整,且與川普政府時期不同。矢板明夫認為,這一轉變對中國來說,「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美國國務院於2月13日公開的美台關係介紹網頁指出,美國對台灣的立場數十年來始終如一,歷屆政府皆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以《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為指導,並強調美國關注台海和平與穩定,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與先前版本相比,更新後的頁面刪除了「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表述,並提及美台在技術及半導體領域的合作,強調美國支持台灣「在合適的情況下」加入國際組織。
矢板明夫指出,美國過去在官方文件中明確寫下「不支持台獨」,主要基於兩大考量。第一,是對中國的「外交面子」。由於中國將台灣問題視為核心利益,並要求與其建交的國家表態「不支持台灣獨立」,美國在與中國有較多合作與溝通的情況下,願意在措辭上讓步,以換取雙方關係的穩定。第二,則是針對台灣政府的「戰略管理」,過去美國擔心台灣政府可能在未與美方協商的情況下推動台獨公投,進而升高台海緊張局勢,給美國帶來麻煩。
然而,矢板明夫認為,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美中關係已進入全面對立階段,美國已無須繼續給中國面子。此外,美台關係深化,美方對台灣政府的信任度提高,也不再擔憂台灣會擅自採取單方面行動。因此,這次刪除「不支持台獨」的表述,顯示美方在台海政策上的轉變。
矢板明夫認為,這一變動對台灣而言,是外交上的利好消息,有助於提升國際空間,也進一步反駁了「川普一定會拋棄台灣」的疑美論者。他強調,美國務院這一措辭調整,雖然不代表美國正式支持台獨,但確實在國際政治中釋放了強烈訊號,對中國來說無疑是一種無形的「羞辱」。
發布 2025.02.16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