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近日遭人爆料,利用民進黨青年部政治課,把學生會列在政治線下組織,和樁腳黨員放在同一區,擔心黨校不分的疑慮。對此,吳思瑤今(12)日作出澄清,難道作為關心教育政策的國會議員,不能跟學生組織接觸嗎?我們合作的都是國家重大教育政策、學生福祉的議案倡議。
民進黨立院黨團今日召開輿情回應記者會,由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書記長陳培瑜出席,接受媒體聯訪。
遭批黨校不分,吳思瑤表示,這是明顯的「看到黑影就開槍」,斷章取義。她在非常多青年論壇分享如何作為一個政治工作者,尤其她是國會議員,需要跨領域跟各界合作,長期在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各個學校建設爭取,會跟家長會合作,學生社群關心的學生權益,也必然跟各校學生組織合作。
吳思瑤以上一任校園議題舉例,「新宿舍運動」是很多學生反應學校宿舍又舊又破、設施設備不好,因此爭取50億,再加上2.0版30多億,她為了大學「新宿舍運動」爭取中央預算80多億,就是在幫助學生。
她也指出,學生組織認為《大學法》該修,因此與各校學生組織合作,為了提升學生權益,大學法的修法也是她任期內的重點。另外,還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假」,許多學生組織來反映需要學校關心心理健康,所以在2022年第一次質詢時,只有兩個學校有這樣的假別,到現在已經有127所公私立大學都有「心理健康假」。
吳思瑤強調,每個問政內容「由下而上」,各個族群、世代來反映的社會議題、跨界合作是她永不放棄的路徑,希望戴著有色眼鏡的朋友們,都要能夠看待台灣社多元社會,難道作為關心教育政策的國會議員,不能跟學生組織接觸嗎?
吳思瑤重申,我們合作的都是國家重大教育政策、學生福祉的議案倡議。不必然是他們戴著有色眼鏡所講的「政治」。不過,政治無所不在,都在我們生活當中,要讓我們生活更好、國家更進步、各族群享有應當有的權益,不是都要透過政治來促成?她不會因抹黑而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