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過半國會上路甫滿一年,自國會濫權、爭議三法再到總預算亂象不斷,進而促使全國熱議大罷免,台派基層更是動力十足,盼拉下不適任藍委,讓國家回到正軌;於此同時,部分求好心切的綠營支持者對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等綠營高層並未直接站出來帶頭宣戰,感到心急如焚。
隨著賴清德以總統身分召開院際協調,把主動權再丟回給面臨大罷免的國民黨,也讓人理解作為執政黨的民進黨為何沒有第一時間響應大罷免。接下來,民間醞釀的罷免聲浪持續滾動,更是拭目以待國民黨是否繼續不顧民意惡搞,綜觀政局,確實看不到國民黨收斂的跡象,因此罷免很有可能再添柴火,成為不分黨派民眾的社會運動,國民黨恐玩火自焚。
![總統賴清德召集五院院長共商國政,勢必牽動大罷免藍委後續走向。 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召集五院院長共商國政,勢必牽動大罷免藍委後續走向。 圖:總統府提供](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album/1/67aa4e6506062.png)
大罷免為2025、蛇年拉開序幕,即使罷免藍委各地連署狀況熱絡,但回歸理性,這些選舉區域當然是藍大於綠,藍白支持者為大宗,也才會選出國民黨籍區域立委;在這樣的結構下,若只靠民進黨基本盤要攪動罷免局勢,在進入二階連署、三階投票階段,恐沒有這麼容易說服非綠支持者。唯有讓當初投票給藍委的藍白選民轉向,又或者本來並未深入參與、關注政治的中間選民意識到藍白荒謬作為,才有可能根本性翻轉選票結構,一舉達到拉下藍委目標。
民進黨作為執政黨,本就不只要顧及到綠營支持者的心情,如何率領國家穩健向前,與沒有投票給民進黨的國人對話、找到共鳴,也是重要課題。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用國家元首的高度,召集包含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內的五院院長共商國政,用意就是在此,也能夠解答,為甚麼包含賴清德、林右昌在內的民進黨高層,沒有直接明確回應公民期待的罷免行動。
賴清德在與五院院長會商開場即強調「國家和、萬事興」,這就是訴諸全民、跨出同溫層,不僅僅是與綠營支持者對話,也形同再次把球丟回給韓國瑜當家的立法院,以及包含傅崐萁、朱立倫等人在內的國民黨。於此同時,黨政高層早已經過一段時間、反覆的沙盤推演,研判罷免將會是一個長時間的抗戰,民進黨應「以時間換取空間」,作為執政黨要加強與社會對話,同時間,隨著國民黨繼續犯錯,罷免的正當性就自然而然地強化。
舉例來說,很多國人未必都能馬上深入了解國會濫權、憲訴法等議題,但對於財劃法是容易有感的,且藍白還進一步惡刪總預算,像是中部的民眾對於行政院中部辦室處的預算被砍光有所反彈,效應已浮現,也因此,即使中部被認為藍大於綠,但連署狀況依然相當踴躍,而許多老家在中部的北漂族,自然也會順勢去連署罷免北北桃藍委。
而這樣的效應並未歇止,藍白在國會唱和中國,為了政黨、個人政治利益,意圖削弱國家、癱瘓民進黨政府執政,面對接續的選罷法覆議、總預算後續作為,目前看不到國民黨收斂的可能,若眾藍委持續在傅崐萁帶領下,聯合以黃國昌為首的民眾黨團繼續輾壓,國人為了抗中保台,更是為了民生經濟站出來,屆時預料將會讓罷免更添柴火,國民黨恐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