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役士兵嚴重缺員,國防部修正「志願士兵選訓實施辦法」第4條,除比照軍士官擬開放曾使用退場機制的志願役士兵離營滿1年重新參加甄選入伍外,同時取消報考憲兵、國安局與儀隊兵不得有刺青或刺青範圍的限制,但須符合國防部「刺青(紋身)」規範;另取消一般志願役士兵身高限制,男女性身高都只要150公分以上即可,200公分以上長人也可報名。對於國軍人力近5年持續低迷,編現比從原先的近9成一路跌破8成,為了充實國軍人力,祭出這種「沒有辦法的辦法」,筆者覺得憂心忡忡。
在進入正題以前,筆者先講一個陳年往事。少尉排長任官到台中清泉崗報到,當時還叫陸戰隊66師,那是義務役抽到需服3年役期的時代;菜鳥軍官連續背幾個禮拜值星是沒有可以質疑的事。記得是在連背值星4週後的那個星期六中午,營部戰情官來電,說我們營上有一名從明德班管訓結束的士兵,在台北因吸食強力膠鬧事被憲兵逮捕,依規定要部隊派員去領回,營長指示叫營部連派員處理。還沒搞清楚為什麼管訓結束不是回營而是放假的我,一頭霧水向連長報告請示,原以為會請休假軍士官就近協助,沒想到連長突然「體恤」連續背值星辛苦,要我交卸值星後去台北把人領回來。菜鳥軍官首次以休假身份步出清泉崗營門直奔台北。到了台北東區憲兵隊,看到這名士兵真的有點驚嚇,「全甲」刺青、檳榔嘴,經「鍛練」後的虎背熊腰,還有吸食毒品、興奮劑後眼神迷茫。辦完領人手續,「不敢耽擱」、馬不停蹄把人帶回清泉崗;原以為交卸差事,沒想到這老兄竟在營長面前「大讚」小弟敝人在下我,說「不是楊排,我就不回來」,營長抓住這句話,下指示編入我的排內。而這竟是埋下我軍旅生涯中唯一一支小過的開始。
![國軍人力短缺問題日益嚴峻,圖為總統賴清德前往澎湖勗勉國軍。 圖:總統府提供 國軍人力短缺問題日益嚴峻,圖為總統賴清德前往澎湖勗勉國軍。 圖:總統府提供](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album/1/66dab7adc113b.jpg)
基層部隊任務繁重,接人事件後幾天,當時「團」編制奉命同時執行輕兵器武器射擊示範、愛民助割兩項重大任務;因應需求,全團區分3部份,大部分人力移訓南部操練輕兵器武器射擊,整編約一個營的人力赴大甲助割,留少數兵員在原營舍「看家」。不是兵科出身的我被安排去助割,而且是整個助割部隊的「最高階」指揮官!剛剛提到那位「全甲」刺青老兄,被以「安全」理由,留營房看家;我趕緊找上連長、營長報告,認為我帶在身邊盯著會比較安全,但建議不被採納。就在助割約1週後的某天入夜,傳來這位問題人物「不見了」;再晚一點傳聞營區外民家正在抓捕一名疑似吸膠後猥褻小女童的阿兵哥;深夜在廢棄民宅抓到人,證實就是我排上的這個麻煩,而且犯下當時陸海空軍刑法還是唯一死刑的強姦婦女罪。後來當事人經審理處決,而一紙懲處公文送達早已調職離開該部隊的我,「督導不周,小過乙支」,成了整個軍旅生涯唯一的污點。
筆者無意爭辯身體自主權、刺青美感問題,也無意將刺青紋身與違紀犯法「等號」牽連。在那個義務役時代裡,不管有沒有紋身都得盡國民應盡義務;而先前國防部刺青規範,針對報考國安局、陸軍兩棲偵搜兵的志願士兵,要求身體任何部分不得有刺青,報考憲兵、儀隊兵、軍樂兵、政戰局、軍法戒護兵的志願士兵,規範刺青面積長寬未逾5公分,且著短袖、短褲時不得顯露;現在回歸現有「志願士兵體格基準」刺青規範,即頭、臉、頸部露出圓領襯衫(T恤)領口的部位、眼皮、口、耳、腕骨以下及手掌,不得有任何刺青或烙印,刺青或烙印樣式,不得有幫派、粗俗與嚴重違反善良風俗文字及意識圖案。但筆者想問的是「動機」,為什麼他要刺青?純粹是一時好玩好奇,還是誤交損友,又或者另有意義?同樣的,已經因個人因素申請不適服役退伍,為什麼又想回營?原先「不適服役」的原因是什麼?造成「不適服役」的理由消除了嗎?還傳說「先前使用退場機制所須賠付的賠償款項若還沒有繳完,也能再入營『邊服役、邊賠錢』,直至繳完賠款」,這不矛盾嗎?為什麼先前寧可賠錢也要走人?現在要一邊還錢,一邊重操舊業?
![台灣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視察接收海馬斯火箭彈新裝備的58砲指部。 圖:翻攝自王定宇臉書 台灣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視察接收海馬斯火箭彈新裝備的58砲指部。 圖:翻攝自王定宇臉書](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3/677df256b8eb6.png)
國防部2024年送至立法院的報告揭露,國軍志願役人力不斷流失,從2021年底的16萬4884人高峰,2022年下滑至15萬9392人、2023年15萬4686人,截至去年6月底僅剩15萬2885人,為2018年全募兵制實施後的新低。立法院預算中心去年10月報告指出,國軍現有多支主戰部隊編現比跌破8成關卡,包含陸軍外、離島步兵營、裝騎、機步、戰車、反裝甲等單位,海軍陸戰隊、艦隊、戰術偵搜大隊與海鋒大隊,空軍防空暨飛彈部隊、、憲兵202指揮部等。筆者在上一篇「國軍人力流失『頭痛醫腳』!人家寧願賠錢退伍 你談提高薪資待遇」提過:「美軍認為編現比的『最低界線』是85%,否則部隊將無法發揮戰力」,人手不足的狀況下,買再多先進武器設備恐怕也難有所發揮,所以人力需求是個硬課題,沒辦法打折扣。但現在國軍的作法似乎有點「削足適履」只求填空,然後衍生的問題是不是又丟給基層、菜鳥小官去扛?再造成指揮幹部寧可賠錢也要走人的惡性循環?
國軍解決持續缺人問題,除了端出加薪誘因外,現在決定拿掉各種設限;成效如何?不必太長時間,我們可以等著看!但老生常談的部隊文化、管理問題、勞逸不均、服役風險等因素不解決,永遠的「懲由下起,獎自上先」,只想鋸箭、補鍋,解決眼前問題,不去理解背後原因,很多該問的問題不問。最後就是部隊管理的隱憂,不必懷疑將來部隊中違紀犯法事件層出不窮的可能,然後不管是當事人列入汰除,或是劣幣驅逐良幣讓其他相關人嘆息「不如歸去」,再出現缺員、招募的輪迴;只是下一次出現問題的時候,現在的主事者可能已經安全下莊或高升,而繼任者還能堆疊什麼誘因?取消什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