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將於本週六(18日)發表「戰後台灣政治史料」新書發表會,其中彙編台獨聯盟史料1到4冊,館長陳儀深表示,此次國史館出版的《臺灣獨立聯盟史料彙編》包括國安局、外交部的相關檔案,他指出,1970年台獨聯盟(WUFI)成立,匯聚各地台獨組織的力量,來自各地內線隨之混入其中。台獨聯盟的主事者蔡同榮、張燦鍙等人身邊充滿內線,也可從檔案得到印證。國民黨政府為壓制海外反對聲浪,擴大布建內線的網絡,長期進行監控。內線當中不乏日後活躍於政壇上的內閣官員,也有他曾經訪談、長年追隨彭明敏先生者。其中,國安局如何指導內線進行分化的任務,也是這次史料彙編的「亮點」之一。
![國史館將舉辦「戰後臺灣政治史料」新書發表暨座談會,並發表《陳誠先生日記(增訂版)》、《國內安全委員會檔案選編》、《從戒嚴到解嚴史料新編》、《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臺灣獨立聯盟史料彙編》、以及《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相關案件史料彙編》5種新書。 圖: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將舉辦「戰後臺灣政治史料」新書發表暨座談會,並發表《陳誠先生日記(增訂版)》、《國內安全委員會檔案選編》、《從戒嚴到解嚴史料新編》、《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臺灣獨立聯盟史料彙編》、以及《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相關案件史料彙編》5種新書。 圖:國史館提供](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4/6786333a4776b.jpg)
針對台獨聯盟的4冊彙料史編,當天將由薛月順協修介紹《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臺灣獨立聯盟史料彙編》,同時台獨聯盟主席陳南天也將出席參與座談。
陳儀深說,過去他每逢例假日到國史館讀資料、加班工作,當車子行經西門町時,一面面關東旗旗海迎風飄揚,上面寫著「自決建國 台灣獨立」、「終止二戰盟軍佔領代管」……的口號,雖然背後的主事者或策略動機可能都與過去不同,仍不免讓他遙想過去在中央研究院任職期間,曾訪談戰後海外台獨運動人物,如陳隆志、蔡同榮、羅福全、陳希寬、黃昭堂等人,先後於2009年出版《海外台獨相關人物口述史》、2012年《海外台獨選動相關人物口述史(續篇)》的相關經驗;這些人若非已仙逝也是退出江湖,若復出於今日會有什麼不同做法?
![國際記者會左起:1970彭明敏出逃,台獨聯盟王育德、金美齡、辜寬敏、吳莫卿(吳枝鐘)。 圖:毛清芬提供 國際記者會左起:1970彭明敏出逃,台獨聯盟王育德、金美齡、辜寬敏、吳莫卿(吳枝鐘)。 圖:毛清芬提供](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4/6789c67f3783f.jpg)
他進一步在此書序中指出,從2019年7月接等國史館長一職以來,除了陸續出版蘇東啓、臺灣人民自救宣言、廖文毅、史明乃至美麗島事件等政治案件史料彙編。今(2024)年5月也出版了《海外台灣人運動訪談錄》,這是延續他過去的關係網絡,針對張燦鍙、洪哲勝、許添財、楊黃美幸等人在美國活動以及1989至1991年關關回台代表人物如羅益世、郭正光等人的訪談紀錄。他的研究取徑就是以動態的口述訪談,輔以靜態史料彙編,來釐清戰後台獨運動系譜的脈絡。
![宗像隆幸於 1969-1970 年間幫彭明敏製作的假護照。 圖/台獨聯盟 陳國雄先生 提供 宗像隆幸於 1969-1970 年間幫彭明敏製作的假護照。 圖/台獨聯盟 陳國雄先生 提供](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4/6789bb2fe58bc.jpg)
陳儀深說,過去台獨運動史的研究多使用口述歷史、出版書籍為基礎,相對而言,較缺乏從台獨聯盟、國民黨政府的視角觀察,當然也與檔案開放應用受到限制有關。檔案局典藏國安局、外交部等有關台獨聯盟檔案,史料卷帙浩繁,今修纂處同仁編輯《台灣獨立聯盟史料桌編》,依主題分門別類呈現國民黨政府如何指示內線監視台獨聯盟,內線蒐集之情資包括盟員通訊、《台獨》月刊等刊物,讓我們能夠看到台獨聯盟相關的組織活動、政治理念及對國際的訴求,對於海外台獨聯盟的活動有更清楚認識。但內線彙報情資也有可能為了追求績效,道聽塗說,所以閲讀時也需要小心留意,加以辨別。
陳儀深表示,台獨聯盟1970年之前所編印的刊物,外界難得一見,因外交部指示密切監視其活動,轄下各使領館也配合蒐集相關資料,今天一併收入史料彙編之中以饗讀者。1970年世界性台灣獨立聯盟(WTFI)成立是海外台獨運動邁向新階段的開始,聯盟奠基於1960年海外留學生所建立之台獨組織,重心由日本逐漸轉往美國。1970年代台獨運動蓬勃發展也跟國際局勢相關,包括國民黨政府在國際地位風雨飄搖之中,自許為自由中國,號稱代表全中國的法統遭到挑戰,被譏為「既不自由,也不中國」的情境。
他說,1971年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中國代表權、1972年與日本斷交等一連串事件發生,更進一步重挫國民黨政府聲望。台灣的國際地位產生問題,海外台獨運動者應是最早感受到變化的,自然也會思考台灣未來的方向。為避免台灣遭到強權出賣,乃舉行台灣民眾大會、示威遊行及絕食抗議等活動,選擇在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的美國紐約發聲,謀求各國能夠改變對台政策。
![1971年夏天少棒冠軍賽繞行比賽會場的「台灣獨立萬歲」布條。 圖:台獨聯盟提供。 1971年夏天少棒冠軍賽繞行比賽會場的「台灣獨立萬歲」布條。 圖:台獨聯盟提供。](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886/64e458d7a865c.jpg)
1970年代初期在威廉波特的少棒賽,台獨聯盟公開表露對台關懷之情,換來的卻是「忠貞」僑民、「水手」對台獨分子拳腳相向、棍棒毆打。由這本書收錄國安局檔案可知,國安局駐美組表示並非其主導的,也頒發獎金變相鼓勵施暴的行為。
![1971年10月18日,聯合國大會討論「中國代表權問題」當天,台獨聯盟發動全球二十多處台灣人,同日舉行「鎖鍊示威抗議活動」。 為了要凸顯「一個中國」所加壓在台灣人身上的苦難,聯盟主席張燦鍙等人提議到聯合國大門前的示威禁區,舉行鎖鍊示威抗議。包括陳希寬、許富淵、王博文、楊宗昌(左一)、賴文雄、黃師銘、鄭紹良、戴振南、高銘益、柯賢明以及唯一女性的黃靜枝(全美同鄉會副會長方菊雄的夫人)十一位台灣人,將自己銬在聯合國外門參觀者的入口處,以戲劇性行動高呼:「一個台灣,一個中國」、「台灣自決」等口號。 圖:台獨聯盟提供 1971年10月18日,聯合國大會討論「中國代表權問題」當天,台獨聯盟發動全球二十多處台灣人,同日舉行「鎖鍊示威抗議活動」。 為了要凸顯「一個中國」所加壓在台灣人身上的苦難,聯盟主席張燦鍙等人提議到聯合國大門前的示威禁區,舉行鎖鍊示威抗議。包括陳希寬、許富淵、王博文、楊宗昌(左一)、賴文雄、黃師銘、鄭紹良、戴振南、高銘益、柯賢明以及唯一女性的黃靜枝(全美同鄉會副會長方菊雄的夫人)十一位台灣人,將自己銬在聯合國外門參觀者的入口處,以戲劇性行動高呼:「一個台灣,一個中國」、「台灣自決」等口號。 圖:台獨聯盟提供](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4/6789d42abe9ad.png)
![為救援夫婿鄭自才,黃晴美於瑞典的朗霍曼 (Långholmen)監獄外絕食抗議。 圖:1972 年 9 月 2 日瑞典報紙《Aftonbladet》報導 為救援夫婿鄭自才,黃晴美於瑞典的朗霍曼 (Långholmen)監獄外絕食抗議。 圖:1972 年 9 月 2 日瑞典報紙《Aftonbladet》報導](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4/678a02a9a5dc5.jpg)
針對國民黨政府的「疏導」工作,也是以親情、友情施壓,蔡同榮是受害者之一,一時之間被迫屈服,但他鋼鐵般意志,又豈是威權可以壓制改變?他繼續在各地宣傳政治理念。
他說,台獨聯盟盟員秉持著堅定的信念,投入致治犯救援行動、促使美國國會議員推展人權外交,並與島內的黨外運動力量結合,終於鬆動戒嚴體制,推動民主化進程。
![獨盟盟員由日本闖關前的聚餐。(左起) 宗像隆幸、毛清芬、何康美、陳南天、周叔夜、蕭健次圖/毛清芬女士提供 圖/毛清芬女士提供 獨盟盟員由日本闖關前的聚餐。(左起) 宗像隆幸、毛清芬、何康美、陳南天、周叔夜、蕭健次圖/毛清芬女士提供 圖/毛清芬女士提供](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4/6789bedabdf6e.jpg)
![1989 年郭倍宏出現在中和體育場,現場超過千位警察,郭倍宏演講後,現場燈光一暗,再亮起時,眾人戴上黑名單面,掩護郭倍宏離開。 圖:邱萬興攝](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4/6789d9b837797.jpg)
1989 年郭倍宏出現在中和體育場,現場超過千位警察,郭倍宏演講後,現場燈光一暗,再亮起時,眾人戴上黑名單面,掩護郭倍宏離開。 圖:邱萬興攝
![海外台灣人遊行倡議「台灣人民要自決」。 圖:國史館提供(楊黃美幸提供)](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4/6789aa60abdec.jpeg)
海外台灣人遊行倡議「台灣人民要自決」。 圖:國史館提供(楊黃美幸提供)
![獨盟前主席張燦鍙(左)接受陳儀深館長訪問。(2007.04.25) 圖:國史館提供](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4/6789aa5fb2133.jpeg)
獨盟前主席張燦鍙(左)接受陳儀深館長訪問。(2007.04.25) 圖: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將在本週六(1/18)舉辦「戰後臺灣政治史料」新書發表暨座談會。 圖:國史館提供](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4/6788c834e6a39.jpg)
國史館將在本週六(1/18)舉辦「戰後臺灣政治史料」新書發表暨座談會。 圖:國史館提供
![為救援夫婿鄭自才,黃晴美於瑞典的朗霍曼 (Långholmen)監獄外絕食抗議。 圖:1972 年 9 月 2 日瑞典報紙《Aftonbladet》報導](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954/678a02a9a5dc5.jpg)
為救援夫婿鄭自才,黃晴美於瑞典的朗霍曼 (Långholmen)監獄外絕食抗議。 圖:1972 年 9 月 2 日瑞典報紙《Aftonbladet》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