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在本月28日公布,調整2025年1月1日起對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和稅目,其中「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繼續按規定實施協定稅率。雖然中國政府已公布2025年的關稅稅率,但是,這些稅率仍可能有變化。中國商務部在2023年12月15日認定台灣對中國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並自今年(2024年)起對原產自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ECFA協定稅率。接著,今年5月再次公布第二批中止項目,涵蓋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運輸工具134個稅目進口產品。可惜的是,中國上述的調整均未與我國政府有所協商與討論。

僅倚賴中國釋出善業的經貿往來 只會擴大中國對台經濟脅迫

此外,中國自今年9月25日起也停止執行對原產於台灣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面對中國對於台灣的不公平貿易行為,我國的受害廠商多僅能自行吸收虧損,或倚賴政府協助擴大國內銷售,或拓展其他海外的銷售市場。換句話說,與中國所進行的貿易多屬於不公平貿易,過去與中國所先訂的相關保障協議,並不被中國承認,自然也無法讓早期相信ECFA協議的我國廠商因與中國貿易而得到好處。即使大肆宣傳ECFA協議對台灣有極大利益的國內大型石化業者,近年也因中國生產過剩與中國政府取消早收清單優惠而蒙受重大損失,進而對股東權益造成負向衝擊。平心而論,中國生產過剩對我國廠商的衝擊遠比關稅減讓優惠被取消的影響大,但許多人仍持續放大中國政府取消關稅減讓的衝擊,而忽視中國生產過剩對台灣廠商的傷害。

台灣與中國的觀光人數差距 已說明兩國觀光政策的不對等

類似僅批評我國政府的對中經濟政策而忽視中國對我國經濟脅迫與不公平貿易的言論,還包含台灣與中國的觀光業開放議題。雖然部分國會議員關注我國對中國的禁團令問題,但是,這些國會議員多已忘記中國過去如何以中國觀光團客與自由行旅客作為傷害我國觀光業者的經濟脅迫工具。即使我國政府對中國橙色警戒訊息與禁團令,但是,我國民眾到中國旅遊並未受限制,台灣到中國觀光的旅客仍遠遠大於中國到台灣觀光的旅客人數。陸委會邱垂正主委近期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即指出,「台灣是自由民主憲政國家,民眾有遷徙、移動自由,截至目前為止,兩岸往來人流數量呈現極不對稱樣貌。今年1至10月,台灣赴陸230萬人次、大陸人士來台32萬人次,其中近10萬人次是從第三地來台灣,整體呈現約7:1懸殊落差。」邱垂正主委別指出「我們去得多、他來得很少,非常不對稱」。令人遺憾的是,面對這些高度不對稱的觀光人數數據,部分言論仍著重於過去中國觀光客來台人數,而忽略中國將觀光客作為其對台灣經濟脅迫工具。

交通部有必要就台灣與中國的觀光往來情況加強社會溝通

最後,由於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在訊息傳播如此快速的年代,政府有必要持續不斷的將真實的統計數字讓社會知道,才可以降低假訊息的傳遞以降低訊息不對稱。就上述台灣與中國相互觀光人數的巨大落差而言,交通部與交通部觀光署有責任持續與社會溝通,讓民眾了解兩岸觀光的真相。此外,中國過去在台灣一條龍的觀光經營模式,以及我國觀光業受到中國對台觀光禁令的傷害,交通部也應該讓台灣社會了解,否則,若連國會議員也不清楚我國觀光業受中國經濟脅迫的情況,則可能國會議員淪為中國對我國經濟脅迫的在地協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