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只要有人寫兩岸關係史,無論他的立場是統獨左右,勢必都會將刺激「統消獨長」的首要事件,定在1994年3月31日的「千島湖之亂」。至於第2名,那就一定是馬英九製造的這場「宋思瑤之亂」吧?
2024年11月27日至12月5日,馬英九文教基金會邀請中國北大、清華、復旦、中山、浙大、福建師大、北京體大7所高校的40名師生訪問台灣,成員包括桌球選手馬龍和射擊選手楊倩。
中國師生訪問團前幾日的行程,全都照表操課、行禮如儀,不料11月30日,桌球隊選手馬龍在受訪時,脫口而出祝賀「台灣隊」獲得棒球12強賽冠軍。這「台灣隊」3個字是中國政府的大忌,當然也就成了舔中的國民黨與馬英九的大忌。
為了「消獨」,也為了「假交流真統戰」的目標,次日12月1日下午,訪問團到台中洲際棒球場,在職棒中信兄弟球星帶領下體驗棒球。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大四生宋思瑤,有備而來地代表全團發表感言:
「今天是我第一次學習和體驗棒球,感受到棒球是規則複雜、技術高超的運動,希望未來可以和更多台灣同胞進行棒球交流,以小交流帶動大交流。並祝賀『中國台北隊』,希望大陸和台灣同胞像中信兄弟英文隊名中的Brothers一樣,一起為『祖國』在棒球領域更上一層樓。」
宋思瑤講稿裡「中國台北隊」這5個字,立刻激怒了台灣大多數的國民。訪問團接下來2天的行程,3日訪問台大,4日訪問新竹清華,甚至5日從桃園機場搭機離台,沿途都有大批群眾專程前來舉牌抗議。當然,也有少數被動員而來的中配,舉五星旗表達歡迎。
很多鄉民或許會不解,馬英九當總統那8年,別說是陳雲林這樣「欽差級京官」來台巡視,隨便一個中小學參訪團,甚至兩隻大熊貓這樣的畜生來木柵動物園,舔中的馬英九也要求沿路不得出現國旗,以免驚動「聖駕」。
馬英九舔中都舔到這樣了,那8年裡大多數台灣人,也都見怪不怪。即使有抗議,也無法像這次持續好幾天。為何如今宋思瑤只說了「中國台北隊」這5個字,全台灣就像吃了炸藥一樣,一連幾天追著這組「假交流真統戰」的訪問團舉牌抗議?
換個角度來看,馬辦與國民黨這些舔中政客,甚至中時或聯合這樣的統派媒體,也只敢打哈哈說這是「無惡意的習慣用語」,或是要綠營人士「別為難人家小女生」,卻沒一個人有種跳出來聲援宋思瑤,就說宋思瑤講得好、講得對、講得一級棒。沒錯,我們不是「台灣隊」,我們就是「中國台北隊」?這還是要從台灣棒球史說起了。
是要「一起努力」個屁啊?
要對那些不懂棒球的中國人,還有同樣不懂棒球的高級外省人,解釋為何宋思瑤的這段蠢話,會引發台灣人的眾怒?本魯還真要先喝一口「動物交談藥水」,否則永遠是對牛彈琴。
〈無言的結局〉好聽吧?〈分手快樂〉好聽吧?〈不如別相識〉好聽吧?〈愛不對人〉好聽吧?沒錯,這些歌都很好聽,本魯去KTV時也會點這些歌。
但就算鍵盤小五郎能跟天借膽,也不敢在別人婚禮上唱這些「白目」的歌吧?除非真的活膩了,或是皮癢在存心找打。因為無論這些歌本身有多好聽,或是本魯的歌聲有動聽,只要場合錯了,你一開口就會惹人討厭,這道理真的那麼難懂嗎?
中國人不懂棒球,就像馬英九這一輩的外省人,也都不懂棒球一樣,因為在他們的生活圈裡就沒這件事。這是歷史,本身也沒有對錯可言。
因為棒球相對於籃球或足球,本來就是一項冷門運動,大多數國家的人民跟中國人一樣,看不懂也沒什麼丟臉的。就像台灣沒競走、沒跳水,沒有的運動項目更多。也難怪奧運會不是每一屆都有棒球,有時只是表演賽,更多時候根本沒這項比賽。
因此馬英九若有點歷史常識,就該帶宋思瑤這群中國人去看籃球,自然會有「黑人」陳建州那樣的高級外省人替你們護航。因為從台灣籃球史看來,稱中國是祖國也算符合史實。
換個角度來說,中國的籃球水準本來就比台灣高,而台灣喜歡打籃球的人也不少。在籃球場上,宋思瑤想喊什麼中國台北隊、祖國加油、92共識、兩岸一家親……真的,你想喊什麼口號也都能喊啊!
現在中國的棒球,別說是全國聯賽,就連各省想辦省內聯賽都辦不起來。因為大多數人對棒球沒興趣,他們別說不會打棒球,甚至連棒球規則都不懂。
棒球不像籃球或足球這麼簡單,觀眾看到球一進網就算得分。在中國沒人想看,也沒人得懂的棒球比賽,自然不會有廠商贊助,更不可能有電視台轉播吧?
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就像兩岸差距太大,根本不可能統一。宋思瑤說要「一起努力」,但你們中國人對棒球曾經努力過嗎?因此台灣這次不管有沒有得冠軍,都跟你們中國人無關,是要「一起努力」個屁啊?
馬英九是「見鬼」了嗎?
再說一次,中國人不懂棒球,就像馬英九這一輩的外省人,也都不懂棒球一樣。2010年3月20日,馬英九在職棒21年開幕式致詞時,竟說到40多年前轟動全台的紅葉少棒隊,自己在紅葉與日本隊的比賽時,還「半夜爬起來」看比賽。
這段鬼話一出口,立刻引發鄉民們在網上的冷諷熱嘲。1968年紅葉與日本隊的比賽,是在台北舉行。當時的台北市立棒球場,也沒有夜間照明設備,馬英九瞎扯什麼「半夜爬起來」看比賽,難道他是「見鬼」了嗎?
二戰結束後4年,蔣介石就被共軍逼得倉皇辭廟,帶著他的小朝廷與殘軍流亡來台;對於前一個外來政權所遺留下來,本地人民又非常熱中的棒球,當然是去之猶恐不及。
為了切斷台灣人對日本的歷史記憶,蔣介石大力推廣籃球而打壓棒球。總統府前建了三軍球場,火車站後建了鐵路球場,中華路上建了憲兵球場。反正只要聽到是「球場」,想也不用想就是籃球。
另一方面,籃球比賽都是官方出錢,有廣邀各國華僑組隊來台的「介壽杯」,有各省大老主辦的「同鄉會祝壽杯」,有迎接韓戰戰俘歸來的「自由杯」,各項比賽都有蔣介石的加持,外加御用的中國廣播公司負責現場轉播。
相反的,棒球在蔣介石眼中就是私生子,只能在民間(省縣這一級裡)自生自滅,因此當時棒球隊都隸屬於省營的6家行庫。1950年代開始的「外省人看籃球,台灣人看棒球」,族群在運動喜好上涇渭分明,互不往來,這就是台灣社會裡的真實寫照。
馬英九這樣的高級外省人,完全不懂棒球。對這些權貴子弟來說,胡說八道也不犯法。在白色恐怖加愚民教育下,就像現在馬英九當完了總統又想當特首一樣,大家對他也都無可奈何。
宋思瑤怎樣促進「統消獨長」?
回到台灣棒球史來看,棒球從老蔣時代的省級運動,到小蔣時期會變成全國運動。遠因當然是反攻無望,蔣經國必須本土化,用棒球凝聚民心士氣;近因則是因為1960年代,王貞治已經在日本棒壇嶄露頭腳。
王貞治的父親王仕福是浙江人,1920年代赴日本謀生,娶了日籍妻子,王貞治本是日本籍,1945年日本戰敗,王仕福帶著妻子兒女都改為中華民國國籍。
但國府遷台後,王仕福為了探親方便,又換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不過其他家族成員並未跟進,仍舊保有中華民國國籍。
因此,王貞治是旅日華僑,並非旅日台僑;但在兩岸搶奪王貞治的過程裡,為何他至今仍保有中華民國國籍?當然不是為了效忠兩蔣,而是因為台灣的棒球,根本就是日本的支系。
戒嚴時代王貞治每次來台,見的是王成章、何明章、張朝貴、曾紀恩等人;甚至棒協謝國城與省議長謝東閔,談的是棒球,說的是日語,根本毫無隔閡,這一優勢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不可能具有。
1965年4月,王貞治獲得授頒當年度的「優秀華僑青年獎」。12月來台時剛抵達松山機場,曾去日本拍片的台語片玉女紅星張美瑤,就奉派到機場獻花。蔣介石在總統府親自接見後,不只台灣報紙,連日本新聞都說蔣夫人宋美齡,不是想找張美瑤作陪,而是想作媒。
王貞治在台中市省立體育場表演,報載擠進了將近兩萬餘名球迷觀賞。蔣經國也是看到這種現象,才會放棄籃球,順勢推廣少棒運動。直到蔣經國惡貫滿盈後,台灣才開始有了職棒,首次的開球嘉賓還是王貞治。
對於台灣棒球來說,中國根本不是祖國,日本才是真正的祖國。馬英九製造的這場「宋思瑤之亂」,對於促進台灣「統消獨長」該記一大功吧?
前總統馬英九(右)預計下周率馬英九基金會學員訪問中國。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