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自習近平上臺後,兩岸經貿交流產生重大變化,雙方官方交流機制中斷,中共改採「官民有別」大政方針,希望型塑官冷民熱態勢。習近平的「新質生產力」無法讓中國經濟脫胎換骨,卻想用中共籌畫成立的經濟統戰「組織」的「兩岸企業家峰會」誘迫台商再次西進,「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則是明顯的統戰「會議」。
飲鴆止渴是敵我不分的詐騙術
在疫情肆虐與戰情的威脅下,全球的政經秩序出現了新的變化,雖然台灣社會與民間顯露了對中共的疑慮,甚至排斥,但中共顯然並未退縮,峰會主題是「打造兩岸新時代產業鏈,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就可看出,北京深化兩岸經濟的主軸並未因賴清德總統當選等因素干擾而改變,只是策略有所調整以因應世局變化而已。峰會主題涉及「重組紅色供應鏈」以及倡議「台商重返中國」,議題充滿陷阱外,言詞到處都是統戰意涵。
由於國民黨過去威權時期也是對社會、企業與地方的控制模式,因此在被中共統戰時,他們自然很清楚自己的位階、層級、功能、角色。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致賀信,賀信充分肯定兩岸企業家峰會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台辦主任宋濤表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共中央對兩岸企業家峰會高度重視」。
明知中共狼子之心,「兩岸企業家峰會」卻矢口否認自己在裡面的角色與因果關係,有多少前朝官員要角在兩岸扮演穿針引線的買辦角色,他們自己心知肚明,利益關係人理所當然甚至急著分一杯羹,人在屋簷下,綁架有良心的台商礙於社會主義鐵拳選擇明哲保身,敢怒不敢言。
自曝其短是「兩岸企業家峰會」的角色困境
在國際社會正共同努力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中國正因威權擴張及傾銷過剩產能,正遭逢各種全球科技出口管制之際,「重組紅色供應鏈」這樣的主張不僅具有高度敏感性,也是在國際走向上大開倒車,可能讓參與的台灣產業面臨空前的風險,中國真實企圖是要拉攏台灣打造「紅色供應鏈」,讓台灣抽離國際民主供應鏈,形成民主同盟破口。
中國目前經濟困境、各種失業問題已經罄竹難書,中國官媒更連發多篇文章討論中國經濟情勢,包含經濟成長趨緩、擴大內需等,委婉聚焦在政府債務問題,強調政府仍有舉債空間、財政赤字率目標也有高於3%的空間。更有許多經濟學家也示警中國有效需求不足、中產階級萎縮,導致中國經濟困境引發關注。
然而,中共高舉「新質生產力」,在房地產疲軟之後,「雙循環」、「供給側改革」等口號已不復見,工業生產希望達到5%的增長目標,而這引發產能過剩、價格競爭白熱化以及大量出口湧入國外市場,中國的經濟困境在川普上台後可能更是難尋出路。
中共打壓台商是過河拆橋 不是殺雞儆猴
近年來,中共不斷出現「鴨霸式」刁難台商的行為,各大企業不僅長年被迫針對統獨議題表態,不管是支持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被圍剿的飲料店,以及因為提供執政黨政治獻金而受罰的遠東集團,還有被查稅的富士康,這都是活生生、血淋淋壓迫台商的例子,這些保護合法台商的議題,在「兩岸企業家峰會」卻避而不談。中共持續對台灣企業、農漁產品等進行統戰施壓與報復性措施,迫使我方及相關國家接受其「一中」主張,已造成國際社會及其投資者疑慮與台灣民眾反感。
面對中國的紅色供應鏈,加入是飲鴆止渴,擺脫才是王道。晶圓產業是這樣,其他產業也是如此。台商過去對中國經濟成長極大貢獻,現在中國拉攏台商是想解決內部經濟問題跟失業問題,近年「不容吃飯砸鍋」的說法,是赤裸裸的經濟脅迫,對台商惡行惡狀是不理性的作法。北京沒有思索其治理制度與意識形態問題,這些作為不僅造成投資外移,民主國家的脫鉤斷鏈作為,其實是中共咎由自取。
眾所周知,台商早就開始撒離中國,紅色供應鏈失血嚴重。本文必須提醒國人的中國風險,不要再被其統戰宣傳影響。中共近來看似要重新採取「開放」政策,包括開放日韓免簽入境、開放福建居民赴金馬旅遊並要台灣解除「禁團令」等,實則內部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重重,台灣人應慎思是否要此時投資中國,讓自己面臨巨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