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生多所)表示,大麻(Cannabis sativa L.)已成為國內最常見的毒品原植物,近年來警政單位多次破獲非法種植案件,顯示其流行趨勢逐漸上升。為協助查緝此類毒品,生多所自2014年起利用DNA檢測技術,協助檢警鑑定毒品原植物種類並銷毀,避免散佈。該所與警政、檢調及關務單位合作,加強國門攔截,並防範非法貿易對珍稀植物野生族群的滅絕性影響。

生多所指出,隨著國際經貿與旅遊交流頻繁,不法分子常藉此攜帶毒品原植物或國際貿易管制物種進出國門。該所自2014年起為警政與關務單位提供毒品原植物鑑驗服務,從2015年至2021年每年處理約10件相關案件,然而自2022年以來案件數明顯增長,其中大麻(Cannabis sativa L.)成為國內最常見的毒品原植物。近年警政單位多次破獲非法種植大麻案件,顯示此類毒品在台灣的流行趨勢上升。

此外,國際上興起的毒品原植物,包括迷幻鼠尾草、迷幻蘑菇、卡痛及恰特草等,也接連在台灣被查獲。生多所透過DNA分析技術協助檢警單位鑑定毒品原植物種類,避免這些物種透過網路販售或散布於夜店等場所,有效降低新興毒品對年輕族群的影響。

在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規範下,一些受到國際貿易管制的珍稀植物物種,如西洋參和非洲蘇鐵屬等,也因未附出口許可證而遭到沒收與裁罰。特別是蘇鐵類植物因在園藝市場價格高昂,經常成為走私目標。生多所協助財政部關務署等單位利用DNA檢測確認走私植物的物種,減輕原產地野生族群被盜採的壓力,並有效攔截非法貿易。

生多所表示,將持續與相關單位合作,運用科學技術強化鑑驗能力,不僅防範毒品原植物在台擴散,也保護國際珍稀植物資源免於非法交易威脅,進一步維護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