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啤酒近年在台灣市場急速增長,市占率於10年間翻了4倍,目前台灣市場每3罐啤酒中就有1罐是中國製造,對本土啤酒產業形成嚴重挑戰。民進黨立委徐富癸、郭國文、鍾佳濱今日(8日)召開記者會,指控中製啤酒以低價搶市、不公平貿易及混淆標示等方式壓縮市場空間,呼籲政府採取行動守護本土產業。
中國製啤酒大舉進口,台灣市場損失嚴重。立委徐富癸指出,今年1至7月,中國福建省莆田市對台啤酒出口比例高達85%,出口金額逾新台幣17億元。相比之下,台灣對中國的啤酒出口僅達新台幣300萬元,形成1165倍的貿易逆差。他批評中國政府藉由多種手段對台灣啤酒業者設限,同時卻讓中製啤酒順利輸入,嚴重損害本土產業利益。除外,台製啤酒連帶影響農業生計。
徐富癸強調,本土啤酒產業使用台灣優質農產品,釀酒業者的生存與農民利益息息相關。中國製啤酒以低價策略打壓市場,將直接威脅台灣農業及相關產業鏈,呼籲政府加強政策支持,協助本地業者對抗進口競爭。
中國政府大力補貼,削價進入市場。郭國文表示,從2014年起,中國內需市場收縮,開始向周邊市場傾銷產品,台灣市場成為其目標之一。據統計,中國政府每年對釀酒商提供數十億元的補貼,並以「五年計畫」方式壓低成本,使中製啤酒以低價搶占市場。近3年,中製啤酒市占率已攀升至34%,以330ml罐裝為例,平均價格比台製啤酒便宜約5.8元,對市場造成重大衝擊。
除外,中製啤酒也有誤導性標示問題存在,消費者權益受損。鍾佳濱指出,部分中製啤酒包裝故意混淆產地來源,標示看似來自國際品牌或在地化,但實際產地為中國。許多民眾不易察覺產品的真實來源,政府應針對酒類標示管理強化監督,確保消費者知情權。他舉例表示,有些啤酒罐身標示美國品牌,但產地卻是中國且字樣極小,易造成誤解。
財政部回應,將進一步調查。針對中製啤酒在台的傾銷問題,財政部國庫署副署長馬小惠表示,相關問題需由地方政府進行調查,並承諾關務署將持續了解進口啤酒的市場狀況。
Newtalk提醒您:飲酒過量,害人害己。
部分中製啤酒包裝故意混淆產地來源,標示看似來自國際品牌或在地化,但實際產地為中國,許多民眾不易察覺產品的真實來源。 圖:立委徐富癸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