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由全球水經濟委員會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人類首次將全球水循環推向失衡,這場由氣候危機和長期不當管理引發的水災難,將對經濟、糧食生產和人類生活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報告揭露,幾十年來,破壞性土地使用和不當水資源管理,加上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對全球水循環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報告呼籲立即採取行動,以免危機進一步惡化。
水循環是地球上水體移動的複雜系統。水從地表的河流、湖泊和植物蒸發,進入大氣層形成水氣,這些水氣能夠長距離移動,最終降雨或降雪回地面。然而,這個自然過程如今遭受嚴重干擾,導致全球近 30 億人面臨缺水問題,農作物枯萎,城市地面因地下水枯竭而下陷。
報告警告,如果不採取緊急措施,未來的後果將更加嚴重。全球超過 50 % 的糧食生產將受到影響,到 2050 年,各國的 GDP 平均將減少 8 % ,其中低收入國家的損失更可能高達 15 % 。
全球水經濟委員會的聯合主席、報告作者之一約翰·洛克斯特羅姆 ( Johan Rockström ) 表示 : 「我們首次在人類歷史上將全球水循環推向失衡。降水 —— 所有淡水的來源,已不再可靠。 」報告還指出,水循環的干擾與氣候變遷 「 密不可分 」 。
報區分了 「 藍水 」 和 「 綠水 」 ,前者指的是湖泊、河流和含水層中的業態水,後者則是儲存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分,這些水分透過植物蒸散作用回到大氣中,形成降水。綠水長期以來被忽視,但對水循環同樣重要,約一半的地面降雨依賴這一過程。
氣候變遷的惡化加劇了全球水循環的破壞。高溫加速了景觀的乾燥,減少了土壤中的水分,並提高了火災風險。同時,全球濕地的破壞和森林的砍伐削弱了儲存炭的植被,使得氣候變暖加速,反過來進一步影響水循環。
根據報告,人類每日需要約 4000 升水才能維持「 有品質的生活 」 ,這遠高於聯合國所建議的 50 至 100 升基本需求。而目前,許多地區無法從當地水源中提供這樣的水量。
報告的另一位聯合主席、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恩戈齊·奧孔約 · 伊韋阿拉 ( Ngozi Okonjo-Iweala ) 強調,全球水危機雖然是悲劇,但也提供了一個重新評估水資源經濟的機會。他表示 : 「適當地評價水資源的價值至關重要,這樣才能認識到他的稀缺性及其所帶來的眾多利益。 」
專家指出,全球各國必須將水循環視為 「 公共財 」 ,並採取集體行動來應對這場危機。水不僅流經國界,空氣中的水氣也可以跨越大陸,這意味著一個國家的政策決定可能影響另一個國家的降雨量。
報告呼籲重新調整水資源在經濟中的位置,包括制定更好的價格機制來遏制浪費,並避免在缺水地區種植需要大量水的作物或攝氏設施,如數據中心。
水資源的危機越來越緊迫,只有透過更好的自然資源管理及大幅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的汙染,才能有所改善。專家警告,若不採取行動,全球經濟與糧食安全將面臨巨大挑戰。
水資源的危機越來越緊迫,只有透過更好的自然資源管理及大幅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的汙染,才能有所改善。專家警告,若不採取行動,全球經濟與糧食安全將面臨巨大挑戰。 圖 : 翻攝自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