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七月底的光開亮相,直到接見越共總書記蘇林,近二十天的神隱,讓外切很多想像空間。但早在2012年9月,即將在十八大接班的習近平突然消失,當時暗殺、養傷、權鬥等謠言四起。之後的2018年8月、2022年7月、2023年8月和2024年8月,習近平也都曾一度消失在公眾視野中,因此引發很多權變、病變的傳聞,這些傳聞都都跟軍方脫不了關係。

這些傳聞通常與的北戴河會議有關。在毛澤東和鄧小平等核心領導人在退居二線後,仍需要透過北戴河會議發號施令。胡錦濤上台後,為了削弱江澤民的干政影響,取消了北戴河辦公制度,而習近平則將北戴河會議徹底轉型為「度假活動」。

每年七月底到八月中下旬,中國領導人便會進入這段「北戴河度假活動」。特別是在十九大前夕的北戴河度假活動,更是備受外界關注,因為這涉及高層人事佈局,尤其是習近平與江派或團派之間的角力。然而,這些猜測往往過度高估了北戴河會議的實際影響力。

北戴河會議本質上是一場在北戴河舉行的「會議」,但其具體形式和運作方式一直缺乏明確資訊。歷史上,幾次重大事件確實是在北戴河會議上決定的,這使得該會議蒙上一層神祕色彩,尤其是當涉及到權力鬥爭的內幕時,更是引人注目。

北戴河的政治重要性可以追溯到1954年夏天,當時中共中央開始集體到北戴河避暑和辦公,因此北戴河也有「夏都」之稱。而1958年的北戴河會議進一步鞏固了其重要地位,當時毛澤東在此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上通過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決策,如《炮打金門》《全黨全民為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鬥》的決定、《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等。

然而,1965年後,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北戴河會議被悄然取消。直至1978年,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重新恢復了北戴河會議,每年讓領導高層和老幹部在此休養,同時交換政治、政策或人事上的意見。例如,1988年鄧小平在北戴河主持會議,通過了解決價格雙軌制和通貨膨脹問題的「價格闖關」政策。

2000年起,北戴河會議開始邀請專家學者和勞模參加「度假活動」,這一傳統至今未曾中斷。2003年,胡錦濤在接任軍委會主席前夕宣布取消五大班子在北戴河開會的慣例,從此,北戴河度假活動更像是一種榮譽的象徵,淡化了其政治色彩。

2024年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代表習近平,帶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干杰,國務委員諶貽琴,全國政協副主席姜信治,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專家,雖然是度假但也是有主題,今年是以「愛國奮鬥」為主題,因此是度假會議。

總的來看,北戴河會議的演變反映了中共權力結構的變化。毛澤東和鄧小平等核心領導人退居二線後,仍需要有別於北京中南海的權力中心,北戴河會議便成了理想選擇。然而,隨著胡錦濤的上台,為了削弱江澤民的權利因此也弱化非制度化的北戴河會議的影響力,而習近平則選擇將其轉型為「度假活動」,保持了傳統的同時,完成了質變。如今的北戴河會議已經名存實亡,不再具備過去的政治核心地位,但保留在度假時以形式不拘的會面交換意見,外界稱為「北戴河會議」。

在體制上習近平已經全面掌握,非體制的北戴河會議,成為想象影射權鬥最佳時機。而有實力政變剩下『軍方』,因此北戴河軍變成為傳聞的起源。

作者:洪耀南(淡江大學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