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輝達(NVIDIA)的晶片瑕疵、巴菲特賣股、伊朗揚言開戰...等利空消息連發,台股波動加劇。據統計,每逢台股大跌後,1~2周內仍維持上下震盪;不過,兩周後,指數反攻機率攀升至 80%以上,因此,指數大幅修正、本益比回落後,後勢可望進入反彈行情。
野村投信表示,無論是戰爭、或上次股神拋售台積電等非基本面事件,消息面利空常常來的快、去得也快,因此,當市場出現非理性殺盤時,往往造就布局良機。股市表現最終仍將回歸基本面,如企業獲利與成長性,尤其,未來較具成長潛力的創新科技股,中長期仍是較具向上動能的族群,因此,欲參與科技股長期向上成長潛力,過程中更應勇敢逢低分批布局創新科技股,讓整體投資組合更具爆發力。
回顧上次台股出現最大單日跌幅,發生在2018年10月11日,當時加權指數單日下挫 6.74%,然而,若當時選擇進場台股,加權指數於 3個月後止穩、6個月後完全回填先前跌幅,並於 1年後上漲 17.75%,表現不俗。
其中,若觀察占權值較高的電子股,電子指數於最大跌幅日後 3個月、6個月與 1年表現分別為 0.53%、15.72%與 28.57%,漲幅更勝大盤。然而,若進一步聚焦創新科技相關族群,例如追蹤「臺灣創新科技50指數」的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00935),上述期間表現為上漲 4.88%、24.49%與 43.18%,表現較大盤與電子指數更為亮眼。
關於輝達新晶片遞延交貨,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輝達及台廠的影響其實相對有限。首先,B200設計問題已經通過修改 6個光罩解決,最快 10月可望出貨,「GB200 NVL 72」則是在 11月初,在此期間的營收空窗,預計將由H200、H20的強勁訂單補上,整體來說並非市場想得那麼悲觀。
對台廠來說,與輝達業績最緊密的台積電受到的衝擊也相對輕微,其下半年營收成長的動能乃是蘋果、高通、聯發科等手機晶片,而非B200晶片,其他伺服器業者也是如此。目前,AI伺服器占總營收比重仍不算太高,據《彭博》資料,即便B200不幸遞延至2025 Q1才出貨,估計對代工廠的營收衝擊估計也小於 5%,向上基調不變,晶片只是遲到,不是不到。
另一方面,美國經濟究竟有沒有衰退?張繼文認為,現在斷定言之過早,但無論從GDP增速、製造業PMI、失業率及就業人數來看,都尚未看到明顯衰退的跡象,更高機率是景氣從先前「不著陸」轉為更大機率「軟著陸」;反倒是聯準會九月降息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未來經濟迎來「金髮女孩」的機率提高,這將是金融市場樂見的情況。
至於 11月美國的總統大選,目前變數仍多,但非屬於經濟衰退的問題,此波台股上沖下洗,主要來自消息面拋售、與基本面關聯有限,中長期來看投資價值正逐步浮現,因此,靜待市場消化利空且籌碼沉澱後,仍將回歸長期向上態勢,對於中長線投資人反而可留意分批加碼的機會。
在AI資本支出助攻台廠的前提下,據《彭博》資料,看好全年企業獲利成長維持 30%左右,這波修正,讓台股估值從過去 5年最高點回到接近平均的水準,若在七月之前的台股高點都還願意進場,那麼現在投資人更應好好把握,掌握創新科技中、長線漲升行情。
隨著美國股市跌勢暫緩,加權指數站回半年線,觀察歷次美國總統大選不確定性消除後,股市可望反應企業成長基本面,因此,無論誰當選AI發展趨勢都不變,創新科技將雨露均霑。
00935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經理人林怡君表示,全球科技巨頭每年都會按營收一定比率編列研發費用,並持之以恆,資本支出象徵著公司搶占市占率的重要布局,但有另一個很重要的指標:研發費用,同樣也值得關注。
企業欲掌握市場定價權有一大重點:研發能力強,走在產業前端,例如台積電就是因為掌握技術上的優勢,即便強如蘋果也必須適當體諒台積電的代工價格,不隨意砍價,維持企業優異毛利率。近年來,經過美中貿易戰和新冠疫情,台積電的研發費用也只增不減,2024上半年的研發費用 30億美元也較往年同期高,可預期未來這樣的趨勢也會維持下去。
例如,台積電2024年資本支出上調至 300~320億美元(先前 280-320億美元),也是自2022年下修來首度上調。輝達2022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高達 27%,蘋果和台積電也有約 7%,研發費用投入當下不保證未來會有收穫,但反之,不投入未來,就沒有新產品或服務應付市場競爭,對於供應鏈也同樣是如此。
以蘋果供應鏈為例,蘋果每年都會與其供應鏈廠商重新議價,甚至透過比價來砍價。無法掌握市場定價權,是台灣供應商最常面臨的困境,唯有研發才能掌握話語權,00935目前約有 72.43%的「積輝蘋」供應鏈佔比,同時又是最符合「創新科技」概念的選股,真正掌握AI、甚至科技發展趨勢的核心概念。從實際歷史回測來看,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越高的公司,股價表現確實更好,未來「大者恆大」的趨勢只會更明顯,該ETF的成分持股也可望持續受惠。
待年底美國總統選舉結束,政治不確定性降低,加上台灣在創新科技與AI成長力道仍強勁,因此,建議投資人把握投資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