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福和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及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Hello Taiwan等團體,17日晚上共同於思享森林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第62場活動(「鏈結世界」系列第9場),主題是:「挑戰世界之巔—台灣健兒的奧運之路」。

主持人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開場時提到,運動的面向非常寬廣,除了運動員,還能從觀賞者、參與者、贊助者以及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大家一起來關心並促進運動發展。

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為了國民健康,政府推出新版「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並在北中南東辦理4場論壇,凝聚全民運動的共識。而賴清德總統亦宣示要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企盼能達到「運動新台灣」的願景,進而讓「台灣新世界」。

董思齊說,對現代民族國家而言「運動即國力」。事實上運動所展現的不只是國民的健康與體力,更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文化、外交、產業、形象、基礎建設,甚至是國家治理能力的展現。而台灣運動選手的優異表現,更是台灣進行對外國際交流的重要軟實力。董思齊強調,週三青年日活動最重視的是「青年主流化」理念的實踐,台灣需要為青年提供更多政策支援,讓熱愛運動賽事的青年朋友們,能有更多參與體育發展和投入體育產業的機會。

手球協會理事長、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指出,人類有激烈競爭求勝的本能,如何不訴諸戰爭,以較文明且公平的方式來展現國族主義,這就是現代奧運的起源。台灣選手在各屆賽會中為國爭光,令人感動。但林佳和主張,「體育是國家的,運動是社會的」,獎牌和世界排名固然引人注目,但更重要的是多數人都把運動當成基本生活元素,讓運動在台灣深度扎根。

台灣棒球名人堂協會理事長趙士強分享1984年代表台灣參加洛杉磯奧運的經驗,雖然當時在左營訓練中心的月薪只有1500元,但可以代表國家出征,人人都覺得很有榮譽感。趙士強回憶,當年賽前黃金訓練時段,「只有我們在選手村集合練習踢正步」,到了開幕會場才發現他國選手都輕鬆自然地左右揮手,中華健兒們卻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讓他難以忘懷。

知名球評、台灣足球發展協會理事長石明謹表示,「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是不可能的,從賽場、體制、法律、代表權直到轉播權,都是各方角力的戰場。談到近來籃球協會「男選手5千元、女選手3千元」的出場費爭議,石明謹認為這凸顯體育界性別價值失衡的現況,需要重新檢討,因為「運動應該讓全體選手和觀眾都能藉此找到自己的認同、熱情和價值」。

澄禹行銷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欣怡直言,運動經紀的工作是「為運動員在有限生涯時間中,爭取最大商業價值」。柔道選手楊勇緯是她簽下的第一個運動員,「從國小就立志要在奧運奪金」,經歷不斷的訓練和努力,終於在上次奧運奪下銀牌,並在去(2023)年亞運贏得金牌。楊勇緯是本屆巴黎奧會「第一種子」,將在27日出賽,希望全台灣民眾都能為他加油。

北市足球協會理事長、台北市議員林亮君表示,除了球迷和全國民眾的期待,運動員需要訓練和復健資源,因此企業贊助亦是不可或缺。企業考慮投入運動賽事的考量,包括觀眾數、稅負減免和運動成績,因此曝光度較低的小眾運動在尋求企業支持時,更是辛苦。林亮君認為,政府運動局處應透過場地提供、運動推廣等多元方式,積極支持運動員的發展。

與談結束後,主持人和青年們也針對「運動員的升學」、「如何留住一日運動迷」、「教練的角色」、「東奧正名」等提出問題,與談者也深入地一一分析與回答。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會持續舉辦,7月24日週三青年日主題是「大法官在大聲什麼?——大法官、憲法法庭與民主政治」,邀請董思齊(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胡博硯(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蔡榮祥(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錢建榮(法官)、吳明孝(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一同參與講座。

台北市議員林亮君。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

台灣棒球名人堂協會理事長趙士強。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