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晶片大廠輝達( NVIDIA )於美國時間 26 日晚間舉辦股東會,但這場眾所期待的股東會僅花費 30 分鐘就宣告結束。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股東會上公布,2024 財年的營收數據,也再次強調先前公布的新一代 AI 晶片 Blackwell 會讓電腦產業邁入新的里程碑。然而,在這場股東會上,輝達並沒有展現出新的亮點回應股東的期待,導致輝達的股價一度呈現跌勢,尾盤才出現小幅度的上漲,以 126.40 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4108.7 元)作收。

根據美國《 CNBC 》報導,黃仁勳 26 日在股東會上表示,輝達從十多年前就開始持續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以及數千名工程師在 AI 晶片領域,才在該領域獲得競爭的優勢。黃仁勳指出,現在有許多公司想要挑戰輝達在 AI 晶片領域取得的成就,而輝達目前已經準備從滿足遊戲需求的公司,逐漸「轉型」成一間數據資料中心的公司。另一方面,黃仁勳稱,輝達也打算拓展新的 AI 市場,並計畫與電腦製造商、雲端供應商等進行合作。黃仁勳強調,如果考慮到 AI 晶片的性能以及運行成本的話,目前輝達的晶片是最具競爭優勢的選擇。

在股東大會上,黃仁勳也公布輝達在 2024 財年的營收,高達 609 億美元,與去年( 2023 年)同期成長超過一倍。但是在股東會中,並沒有提到與 Blackwell 晶片的相關訊息,讓不少投資者感到失望。報導稱,自從黃仁勳在 3 月的 GTC 大會中首次展示後,輝達一直都沒有提供更多有關 Blackwell 晶片的資訊。

由於現在世界的科技巨頭公司 Google微軟( Microsoft )、蘋果( APPLE )等相繼獨立開發自有的 AI 晶片,投資市場對輝達是否能保有優勢寄予高度的期待。然而黃仁勳在股東會上的回應似乎無法滿足股東們的期待,最終導致輝達股價下跌,一度下跌超過 1% 。最終輝達的股價以小漲 0.25 % , 126.40 美元作收。

但股東大會仍然表達了對輝達公司的支持,由股東們在線上進行投票表決的四項議案全數宣告通過,其中包含核准黃仁勳 2024 財年收入 3400 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11.05 億元)、重新選舉 12 位董事、委任會計師事務所 PwC 承接輝達的業務,以及將股東大會投票條款中的「絕對多數決」更改為「簡單多數決」。報導指出,黃仁勳在 2024 財年的收入,比 2023 年上漲近 60% ,顯示大多數輝達的股東仍對目前輝達的表現感到滿意。

輝達的股價在股東大會結束後,以 126.40 美元作收。   圖:翻攝自 Google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