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兩個民調公布相當有趣,一是由《風傳媒》的報導引述國民黨內部參考的新北市長民調,另一是《鏡新聞》公布的最新政經民調,這兩份民調結果雖然內容、單位、用意都不一樣,但卻有著讓人玩味的巧妙之處。首先,國民黨內部這份內參民調,目的是要提前備戰2026年的新北市長選舉,表面上營造李四川上陣的氣勢,特別是支持度都有領先的優勢,對比的不是民進黨的任何可能人選,而是民眾黨黃國昌明顯不到15%的低支持度,而鏡新聞的民調顯示民眾黨支持度滑落、黨籍立委不滿意程度破五成六,當然國民黨的不滿意程度更高。

民眾黨成立五年 不滿意快追上國民黨

本屆立法院已運作五個月,「三黨不過半」的狀態下,國民黨與民眾黨幾乎是無縫融合,無論是國會擴權的立場一致,或是默契十足攜手阻擋民進黨提案討論,藍白主導下的國會亂象百出引發國內民眾的不滿,「青島反濫權」的聲浪一發不可收拾,直接反應在對國民黨、民眾黨的不滿意度,其中這對成立僅五年的民眾黨是一大諷刺!民眾黨是國會關鍵少數,理應可以透過專業問政盤據有利的戰略位置;但卻是曇花一現淪落成國民黨的附隨,說白的,民眾黨目前的處境是自找的,黨主席柯文哲的功利性格,以及黨團總召黃國昌的自利作風,都是民調驟降的始作俑者。

在《鏡新聞》的最新政經民調結果中顯示,對於三個主要政黨的不滿意程度,最高的是國民黨,有57.8%民眾表示不滿意,其次是民眾黨,56.8%民眾表示不滿意,最後是民進黨的43.5%民眾表示不滿意,顯然,經過五個月的立院運作,過半民眾並不埋單藍白合作,而且兩黨的不滿意程度是在誤差範圍內,換言之,就是不分軒輊的反彈。倘若國民黨與民眾黨的國會黨團都宣稱自己代表民意,那麼從民調的結果來看,截至目前為止國民黨、民眾黨的立法委員表現是不符合多數人民的期待,而藍白合也不具任何民意的支持,而這對民眾黨而言更是一個重大的警訊!

缺乏主體性、理念的白 已染成小藍

事實上,自新國會開議至今,民眾黨雖然不時提出重視民生議題,但卻是配合國民黨進行高爭議性的政治議題操作,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黨團總召黃國昌的一意孤行,以及黨主席柯文哲的無能為力,必須說,黃國昌個人的政治利益凌駕了整個黨團運作,就連最基本立委審議的功能,都可以為了配合國民黨自廢武功,這一方面是整個政黨缺乏理念使然,另一方面也是缺乏政治責任的表現。當然,民眾黨黨團也只有黃國昌有立委經驗,且又擅於透過空戰來帶風向,其實這也是民眾黨的悲哀,拼裝車的黨政運作不但沒有發揮關鍵少數的影響力,反而自縛淪為小藍,民調振聲落地。

對黃國昌而言,民眾黨的內規只有兩年任期的不分區立委,自然會傾全力來力求聲量,和國民黨合作、搏取大藍總召傅崐萁的摸頭,為了就是自己在兩年後的政治機會,而民眾黨就成了黃國昌政治算計交換出去的成本,重蹈時代力量曾經有的不堪過去。問題是,國民黨內部針對新北市的內參民調顯示,黃國昌的支持度極低,這也涉及到國民黨的黨內競爭問題,難道黃國昌以為戴上小藍的帽子,就能換取傅崐萁的情義相挺?最後恐怕會讓民眾黨跟著葬送在這場國民黨的派系鬥爭,而這也和柯文哲過於功利的政治思維有關,政黨缺乏主體性又不扎根地方,最後可能泡沫化收場。

「成也黃國昌,恐怕敗也黃國昌」,這句話換上柯文哲也通用,這是民眾黨的根本問題,簡單來說,民眾黨成立至今五年,一直以來雖然也浮出許多政治新星,但鮮少有亮眼的表現,而且還有涉貪惹議,為何至此?或許跟一手創黨的柯文哲政治養成有關,沈溺在空虛的空戰經營贏得聲量,甚至獲得政治權力,但是,「海水退去,就知誰沒穿褲子」,一直用咆哮、情緒勒索、偷換概念、倒果為因的作法,到最後只是在打臉自己,蔡壁如、高虹安是如此,而現在的柯文哲、黃國昌也是一個樣,難道這就是民眾黨的黨性?也難怪小草會出走,畢竟「民眾作主」已是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