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援引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CRS)報告,指曾經在2022年被拜登政府評估價值為「0」的海基巡航核導彈(The Sea-Launched Cruise Missile-Nuclear,簡寫SLCM-N)倡議,被以「與中俄競爭」為由,悄悄恢復研發。預計在2030年代中期可以投入戰備行列。
《每日電訊報》以「儘管拜登政府反對」為題,稱美國海軍執意開發海基巡航核導彈,並宣稱研發目的是為了「與中俄競爭」。報導指出,這種新的SLCM-N將可以在較小型的攻擊潛艦或水面艦上發射,但射程將無法與「俄亥俄級」(Ohio-class)戰略核潛艦或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相比,只能算是海基版本的「戰術核武」。報導稱,一旦在2030年代中期完成這種可以攜帶核彈頭的巡航飛彈,將成為冷戰後美國首次投入使用的此類武器。
海基巡航核導彈倡議其實是在2018年川普主政時提出,假設當戰爭對手使用戰術核武時,美國海軍可用海基巡航核導彈「回應」、「嚇阻」對手;拜登政府上台後對此計畫表示強烈反對,《2022年核態勢評估》中,以美國有為戰略核潛艦開發可用UGM-133A「三叉戟-Ⅱ」(Trident-Ⅱ)潛射彈道導彈攜帶的「W76-2」低當量核彈頭,提供足夠的核威懾力為由,評估整體武器庫認為沒有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的必要性,在核武器審查中指「價值為0」,在2023財年預算中取消該計畫。當時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示:「我們的核武器庫存非常可觀,我們在查看庫存時確定我們不需要這種能力」。
《每日電訊報》的報導中稱,美國對這種新型飛彈的研發,與北約國家「將核武從倉庫中取出」的說法一致。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日前才直言,北約內部正在探討部署更多核武器,將其從倉庫中取出並置於「待命狀態」,以應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