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漁民今天(18日)清晨捕撈小管作業時,驚傳目擊中國潛艦浮出水面。對於潛艦型號,有人說可能是最新的「096」型;至於為何浮出水面?有人猜測是潛艦可能發生故障。對此,兩位海軍出身的軍事專家分別提出看法,認為該潛艦應為「094」型,浮航的原因應該是為避開漁民作業網具,在「敵情單純」狀態下,由水面艦護航下離去。

對於有軍事迷根據照片研判,這艘潛艦可能是中國最新的096(09Ⅵ)型「唐級」核潛艦。海軍前新江軍艦長、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教官呂禮詩利用機會進行「艦機識別」講解,指出根據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中國海軍核子潛艦技術簡史」(A Brief Technical History of PLAN Nuclear Submarines),096型研發的最主要起因在於094(09Ⅳ)型核潛艦性能不夠先進,為裝載巨浪-2潛射飛彈/巨浪-3潛射飛彈,「高大的龜背」在潛航時流體力學噪音大,遠洋執行任務容易被美、日海軍反潛聲納偵測發現,才進行改進研發。而從曝光的照片來看,明顯的「龜背」造型,應該是094型核潛艦而非096型。

至於漁民指稱,這艘潛艦上浮位置在北緯24度00分、東經118度22分,約在海峽中線附近,水深約45米。呂禮詩表示,照媒體報導所揭經緯度推測,該潛艦位置在中國領海基線外11.98海浬、中國領海內,距離金門料羅灣25海浬、在海峽中線西側24.7海浬處。而另一位海軍前艦長、戰略學者張競博士則指出,核彈道導彈潛艦通常都會演練「航渡淺水海域」課目,解放軍在渤海、黃海、台灣海峽以及華南廣東近海,依據水文條件與商漁船活動樣態,設有數個演練海域。

張競解說,演練「航渡淺水海域」課目時,基本上是以潛望鏡深度低速運動,但若有航行安全顧慮時,其中包括可能遭致漁網絞纏時,在無敵情威脅狀況下,可以改採浮航方式,儘速通過航行安全存在安全顧慮之海域。認為今天的這起事件,是因為台灣灘北部與澎湖西部至金門海域正是捕撈小管熱季,遇到大量作業漁船,該潛艦改採上浮避讓作業漁網可能性最高。

至於有人猜測是潛艦可能發生故障,張競認為必須根據潛艦浮航後所獲得策應與掩護兵力態勢,才能判斷真實狀況。若發現水面艦與潛艦保持相當距離,保持遠距護航屏衛態勢,此時該型潛艦本身動力系統應當還是能維持運作,不需他艦前往馳援;但若有大量輕快兵力緊急出港,並高速駛向該潛艦船位所在處會合,此時就要注意到是否亦有專業拖帶艦船駛向該潛艦所在位置。從此等樣態就可判定該潛艦是否發生意外?是否需要拖帶支援?是否需要傷患救援與後送?不是看到潛艦上浮就冒然猜測是艦船故障。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中國海軍核子潛艦技術簡史」所載解放軍096型核潛艦剖面圖,無龜背造型。   圖:翻攝「臉書」@呂禮詩

海軍前新江軍艦長、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教官呂禮詩依媒體報導所揭經緯度推測,該潛艦位置在中國領海基線外11.98海浬、海峽中線西側24.7海浬處。   圖:翻攝「臉書」@呂禮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