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警局上月發布的「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下稱「程序規定」)將於今(15)日生效,新規擴大中國海警執法權力,菲律賓船隻、漁民首當其衝。菲律賓民眾昨(14)日聚集在馬尼拉中國領事館外圍,高舉「捍衛菲國水域」、「中國滾開」等抗議標語,以表達憤怒。

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昨(14)日表示,菲國有權開發自己專屬經濟區海域的資源,呼籲菲國漁民不要害怕。菲律賓反對黨「民族第一」領袖卡西諾說,示威群眾譴責中國在西菲律賓海缺乏正當性的行動,敦促中國重新考慮海警政策,「漁民和菲律賓人民將對抗這項命令。中國才是應負起責任的違規者」。

根據「程序規定」,中國海警在發現涉嫌違反出、入境管理的外國人並盤問後,若符合「有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或從事其他違法犯罪活動」、「有非法出入境」、「有非法協助他人出入境」、「有非法居留就業」嫌疑四項要件之一,經海警機構負責人批准便可拘留審查,以卅日為限,經上級機構批准可延長至六十日。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已批評北京的政策「完全無法接受」;菲外交部強調「程序規定」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海洋法專家分析,中國的海警法規違反了國際法賦予菲律賓的主權及 2016 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中國恐將因此遭遇強大外交壓力,促使中方遵守國際常態並尊重海上分界。

紐約國際風險情報公司「RANE」分析師費許勒提到,「程序規定」將升高海上衝突機會,「中國能夠利用法律針對聲稱主權海域的任何部分。這意味著台灣、越南等其他與中國存在海上爭議的區域一方,也可能會目睹自己的船隻和船員遭到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