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今天公布2025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摘要,要求五角大廈台灣設立區域緊急庫存,及滿足台灣國防需求等。

經過長達12小時的馬拉松閉門會議,參議院軍委會昨天晚間以22票贊成、3票反對,通過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法案將提供9233億美元(約新台幣29兆8648億元)的國防預算。

軍委會今天將法案正式遞交院會,並公布29頁的法案摘要。涉台條文要求為美國國防部在台灣設立區域緊急庫存擬定長期計畫,以及確保台灣與美國國防業戰略一致,以擴大全球防務生產,強化供應鏈安全及韌性,並滿足台灣的國防需求。

因應中國侵略方面,法案要求提交中俄軍事合作以及這種合作對美國國家安全影響的報告,及每個戰區司令部指定主要部門來協調因應人民解放軍惡意活動的跨區域行動。

強化盟友網絡與國際安全合作層面,法案呼籲為印太司令部(INDOPACOM)聯合訓練小組額外提撥1億美元。印太司令部前司令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曾指出,根據台灣關係法,美國和多國夥伴與台灣進行訓練演習。

法案另要求成立「擴大競爭辦公室」以因應敵對灰色地帶經濟競爭行動,及擬定於日本和澳洲成立隸屬印太司令部的聯合部隊總部計畫。

眾議院今天上午也通過自家版本的國防授權法案,內容要求國防部評估強化與台灣的國防業合作,及將中國無人機製造大廠大疆創新(DJI)列入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的黑名單,防止大疆無人機在美飛行。

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12日報導,大疆創新與另一間中國無人機製造商道通智能(Autel)與中國共產黨及解放軍互有往來,美國國會已立法禁止五角大廈購買中國製無人機。

由於參、眾兩院的國防授權法案版本不同,需透過協商「喬出」最後版本,再交由兩院重新各自表決通過,才會遞交白宮由總統簽署生效。換句話說,法案成為法律前,還有一段角力、折衝的漫長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