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520就職演說內容談及內政、外交、兩岸等各項議題與願景,受到國內外一致肯定,唯獨北京當局與扮演中共在台協力者等相關政治人物跳腳批評,指中國發動軍演是為懲戒賴演說內容具挑釁意味。事實上,賴清德兩岸論述並未脫離前總統蔡英文路線,反而具體釋出善意,中方發動軍演只是為向中國內部有所交代,借題發揮,根本是早就安排好的戲碼。

賴清德就職演說備受各界肯定,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聲明「美國祝賀賴清德就任並成為台灣第五位民選總統」,期待深化台美關係、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也認為,賴清德「在充滿挑戰的時刻接任,他非常謹慎」;美國國務院則對於賴清德所提「維持台海和平穩定與現狀」態度,表示歡迎與肯定;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也強調「台灣是共享基本價值、有緊密經濟關係、人員往來相當重要的夥伴與朋友」等,皆可看出各國對於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展現堅定、穩健、踏實態度持相當正面評價。

除了政府官員,賴清德演說內容也受到國際媒體關心。據統計,就職日前後,光是國際媒體相關報導與評論就超過上百則,包括賴清德演說內容重申「四個堅持」、美國發表祝賀聲明、就職典禮與會外賓為史上最大規模等,都成為國際媒體爭相報導的重點。

其中,針對賴清德兩岸論述,外媒分析多認為新政府接續蔡英文前總統路線,以「四個堅持」為基礎堅持對等交流立場,並呼籲中國共同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具體釋出善意。美國彭博社以「台灣新總統呼籲中國終結戰爭威脅」為題指出,賴清德重申維持兩岸現狀,美國應能感到滿意;華爾街日報肯定「賴總統在動盪時期提供可預測性」;英國金融時報則認為,賴清德承諾「不卑不亢,維持現狀」論述,明確對中釋出善意;日本產經新聞則以「賴清德總統承繼蔡英文外交國安路線」為題進行報導等,一致評價賴清德就職演說中的兩岸論述「硬氣中帶有善意」,展現堅定務實態度。

但即使國際社會一致好評,中方仍跳腳不已。據了解,從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到中國官媒,無一不對賴清德演說內容充滿批評,與國際社會評價大相徑庭;台灣內部也有協力者為中方批評加油添醋,如前總統馬英九及國民黨政治人物等就稱「兩岸互不隸屬」是「新兩國論」,認為賴的演說充滿挑釁意味。

據分析,中方連幾日反應之大,搭配中共在台協力者跟進批評,無非是為中共軍演戲碼造橋鋪路。事實上,「互不隸屬」論述,最早在2003年馬英九擔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任內,就曾提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兩岸互不隸屬」;馬英九總統任內,其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夏立言也曾提出「兩岸互不隸屬是政治現狀」;2021年,蔡英文於國慶典禮演說中也再次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主張。賴清德的互不隸屬論述,並未脫離原先路線,甚至還拋出具體政策明確對中釋出善意。

但面對國際社會一致肯定,北京當局為對內有所交代,軍演是勢在必行,主要目的是對內定調,不讓中國內部對賴清德演說內容與國際社會正面評價多做討論與傳播;同時對外抗議,針對國際社會挺台言論表示不滿。由此可知,無論賴清德說什麼,中方發動軍演,都是早就安排好要借題發揮的戲碼。

然而此舉並未讓中方佔上風,反而成為眾矢之的,其一引發台灣社會對中國政府更多負面觀感;其二未能接住賴清德拋出的善意,錯失對話良機;其三更坐實中國正是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中的不確定因素。對於中方大動作軍事演習,不僅台灣社會不買單,國際社會也紛紛出聲譴責,反而讓軍演行動更顯無稽與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