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交鋒擴展到海底,為防止中共竊取數據,美國海底電纜「去中國化」正在進行,美國官員更私下向電信公司發出警告:跨太平洋傳輸網路流量的海底電纜數據可能受到「中共維修船」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昨(19)日報導,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一家幫助修復國際電纜的中共扶植公司中英海底系統有限公司(S.B. Submarine Systems,簡稱 SBSS)「疑似有間諜行為」,似乎故意向無線電和衛星跟蹤服務隱藏船隻位置。

美國官員表示,這些警告顯示海底電纜被忽視的風險:Google 和 Meta Platforms 等矽谷巨頭擁有許多光纜的部分所有權,並且持續投資更多電纜。但他們外包給專業海底電纜和維修公司的服務。美國官員擔心這些公司背後可能混入中共勢力危及商業和軍事數據的安全。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作戰與資訊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曾怡碩表示:「海底電纜承載了全球 97% ~ 98% 的訊息流通,如何避免海纜在陸地登陸後,訊息遭到截收或竊聽,這是自冷戰以來,各國都在探討、防範的課題。」

美國和其它國家一直在限制中共參與海底電纜業務。過去 4 年,中國至少有 6 個私人海底電纜交易項目受阻,美國政府否決批准連接美國和中國大陸或香港的海纜許可,並阻擋中共扶植的海底電纜公司「華海通信」贏得交易。近幾十年來,北京已採取措施對抗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力量,企圖在台灣或其它熱點問題爆發衝突時,阻礙五角大樓的通訊和其它技術優勢。

美國向太平洋島國發出警告,稱華為海洋網路有限公司在競標海底電纜項目中對太平洋島國造成安全威脅。 圖:翻攝自華為官網

「中英海底系統有限公司」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占股 51%)和英國全球海事公司(占股 49%)共同投資建立。

根據《華爾街日報》運輸數據的分析,這些名為「Fu Hai」號、「Fu Tai」號和「Bold Maverick」號的船隻在台灣、印度尼西亞和亞洲其它沿海地區作業時,會「定期」從衛星船舶跟蹤服務中「消失」,有時會一次失蹤數天。官員和行業專家表示,這種數據缺口對於商業電纜船來說是不尋常的。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海底電纜的安全植根於「受信任實體以透明和安全方式建造、維護和修復」,並強調衛星船舶跟蹤就是支持「船舶監控和安全措施」。然而,美國官員和國會不願透露其擔憂是源於「海上間諜活動」的機密情報,還是對「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潛在威脅。

近年來影音串流、雲端運算及 5G 對於網絡頻寬容量的要求提升,海底電纜正在以每年 30% 左右的速度增長。TeleGeography 預估,亞洲地區 2023 年至 2025 年開展的海底項目價值達到 25.9 億美元,是 2000 年以來的 6 倍之多。2021 年至 2025 年之間,美國科技巨頭參與的國際海底電纜的項目,總長度達 22 萬公里,占全球新項目總數的 48%。

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祕書長林廷輝表示:「海底電纜線傳輸內容存在被竊取的可能。」美國在「去中供應鏈」概念下排除中國企業參與建造海底電纜,而中共也在相同概念下,試圖掌握自己興建海底電纜的主導性,雙方成為一種壁壘分明的態勢。

外媒指出,中國刻意技術阻撓世界其他國家在南海鋪設海底電纜。   圖 : 翻攝自騰訊網/ 劍哥的思政課

美國政府正支持一項連接新海底網路電纜計畫,計畫連接美屬薩摩亞、關島和其他 12 個太平洋島國 。圖為海底電纜示意圖。   圖:截取自微軟官方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