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歐洲文化中心正式的邀請函時,我還以為是詐騙。」
旅法藝術家陳美岑將在威尼斯當代藝術雙年展期間,受邀參加歐洲文化中心的第七屆《個人結構》雙年展,她在接受《新頭殼》採訪時表示,2022年去威尼斯的時候看到過歐洲文化中心的展覽,對展出的規模還有掛畫的方式多元的印象非常好,雖然不可置信自己會收到展覽邀請,但因歐洲文化中心信函有其格式,她也提出問題試探,沒想到策展人回信的速度很快,聯繫上也非常專業,又因看過歐洲文化中心的展覽非常有信心,所以就決定受邀參加這個威尼斯雙年展的平行展。
陳美岑將以 10幅「人間天堂」(Paradise)系列油畫創作,在威尼斯市本博宮(Palazzo Bembo) 內的獨立空間以個展的方式呈現。「這一系列油畫是以風景畫的手法來表現我記憶之旅的城市地圖」,以她出生地台北市為出發點,到目前居住於法國巴黎,和漫遊造訪的其它世界大城市如新加坡、倫敦、紐約、北京、巴塞隆納、馬德里、斯德哥爾摩、威尼斯。陳美岑表示,城市是一個有機體,有不同的居民、功能還有需求,在地理位置上,每個城市都有其面貌,各自都有其規劃方式以解決不同的問題,「我的作品是希望遊走在宏觀和微觀之間,在動和靜之間的一個系列」。
陳美岑用平板電腦呈現展場的佈置,中間擺放的是威尼斯地圖中心,暗紅色牆面凸顯的畫作則跟戶外威尼斯交織網絡的運河、街道和建築於千萬樹樁上的特殊性相互呼應。陳美岑指出,威尼斯是一個沼澤地,建立在 1000 萬棵樹樁上,所以威尼斯的整個城市下面可以說是一片森林,可比喻為樹木的枯枝延伸,也是一個文化尋根的隱喻,威尼斯與城市樹木之間的關係息息相關,也凸顯出人類在建構自己的城市時犧牲了樹木,以及人類要如何找到與大自然、與周遭環境共生存的問題。
將自己定義為城市遊牧者,陳美岑的作品中,地圖成為一個將不同網路連結並編織在一起的夢想。 她描繪了隨著樹木的生長對城市的影響而在身體和精神上發生變化,並檢視對自身身份的影響。
「我將城市類比為樹木的枝脈分岐、根莖盤結,來觀望城市這個人間再造的天堂,這有機有系統的保護體,這個在精神上與結構上都一直不斷在延展蛻變的組織。」陳美岑描繪了血肉膚質的樹幹、觸手式的枝椏、和蜘蛛網狀的城市街道結合在一起,色彩表現上選用膚色、紅色、紫色等主要基調,來象徵人體肌膚、動靜脈血管與神經系統,她表示,這有點像解剖學,要解剖自己在不同的城市留下尋根的旅行,尋找在世界上的身份定位,「我的心臟在台北,要旅行在來回之間,在纏繞之間找自己的定位」。
陳美岑描述,家是有很多的可能性,所以到處都是異鄉人,「我去哪都是異鄉人,這個「人間天堂」系列就符合了我到哪都是異鄉人的這個主題」,她試著分享在異鄉的多樣經驗和正面積極的觀點。「我們也有可能有好幾個文化認同」,隨時保有學習的心態,學習不同的觀點,成為自己的養分,在不同的吸收之後,更可寬廣自己的文化認知,呈現更具包容性的文化內涵。
她認為對於身份定位的尋求是必須透過旅遊文化、風土人情的認知蘊釀與沈澱。「漫遊多國城市,我從一條路走到了另外一條路,就像植物的根莖一樣四處蔓延去尋求養分。」走過的許多路交織建構成自己的網絡地圖,每次居住過的不同城市產生深刻的身分文化認同,「人間天堂」系列畫作闡釋了陳美岑《個人結構》的心路歷程。
歐洲文化中心藝術策展人 Sara Danieli 就描述第七屆《個人結構》是「透過深入研究全球移民的挑戰和錯綜複雜的國家認同網絡,《個人結構》成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對話,超越國界,反映了我們相互聯繫的世界的複雜性。」考慮到全球社會的複雜動態,「超越邊界」被選為「2024年個人結構」的副標題,集體展覽將呈現為一次跨越地理、政治、宗教、文化和藝術等多重邊界的旅程,探索全球社會變遷之下的複雜動態。
歐洲文化中心是最新穎的當代藝術研究的創意平台,展現出環繞時間、空間和存在哲學概念交錯並行的當前藝術發展思維。2024 年《個人結構》精選了來自 50 多個國家的新興和知名藝術家和機構,以及前所未有的女性代表藝術家,共同地對這個時代所面臨的危機與挑戰,一起進行廣泛而多元化的思想分享與對話機會。
陳美岑已經開始在構思開幕式會提到她跟建築的關係,因為她是從小看建築師父親工作的藍圖長大,「從我的作品裡面可以看到對空間回溯的源頭」,然後在18歲中斷有建築藍圖和人生藍圖的記憶,活在藝術學院的當下。
她利用父親的建築藍圖來做自己的作品,「進入了藍圖系列創作的過程就找回我和父親的關係」,她跟很權威的父親的關係很不好,卻透過藝術美感和過世的父親一同做作品,「我找回失去的童年記憶也慢慢回味」,在溯源的同時也就更能理解不善言辭和不知道如何表達愛意的父親,「當時他受到的日本教育就是這個樣子」,就藝術來說,「我是他的繼承人和父親走著更接近的路」。
這也讓她思考臺灣這個島嶼地域上的限制,不同的殖民對台灣人民養成教育的影響,雖然台灣也是一個文化的會合點。她走反方向,到殖民過臺灣的國家,以藝術家的敏感度,永不停歇地編織跨文化聯繫的希望。
陳美岑將位移過程與夢想編織在一起的網絡地圖作品,曾在多國城市展出,只要時間上許可,她都會隨著作品旅行,以便能夠在現場瞭解參觀者對她作品的反應。在這樣的藝術展覽交流之下,她能夠更深入的與其他國家文化人士進行互動,從而比較各種社會環境之間的差異性與相似性的連結,並得以從建設性的展覽旅程中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反思自己藝術家的身份定位,「因為離家離得很遠,所以才看得到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