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文化部實體書店訪視業務委員多年的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理事長蔡志浩,日前在個人臉書發表「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表示自己「只借書、不買書」的內容引發爭議,文化部23日表示將即刻停止其職務。蔡志浩今日在臉書發文致歉,他表示,感謝各方關注與熱烈回應,這些意見對他很有啟發性,行業的輪廓因此展露得更清楚,然而,自己只是傳達個人書房滿出來之後斷捨離的心境,「我的視角比較不典型,再次致歉。」

蔡志浩日前發表「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一文,引發爭議,自己也始料未及。反思數日後,今日回應,他表示,「不買書」並無推廣之意。原意只是傳達個人書房滿出來之後斷捨離的心境。但因表達不當,未能準確傳達,說得有點太過肯定。引起各界擔憂,甚至讓書業夥伴感覺受傷。特此表達最深的歉意。造成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及文化部的困擾,他也深感抱歉,並表示自己很珍惜這些年與書店的交流與情誼,以及協會與文化部的指導。但也深知視角比較不典型。如果協會與文化部認為沒有幫助,他能夠理解,也再次致歉。

蔡志浩表示,他已經55歲了,這輩子累積的書從書房滿到地上。到後來書房的地板幾乎只剩一條巷子,就連這條小巷都愈來愈常有書違停。幾年前花了月餘整理之後,每次想買什麼書都要猶豫再猶豫,深怕過沒多久之後又要再來一次。於是他開始思考買書的習慣。在思考解決方案時,剛好遇上公共圖書館在這十年的復興,就這樣不知不覺間銜接過來。

蔡志浩說,後來意識自己經歷了一整套的轉變,從環境到個人。所以在「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後知後覺地記錄了自己體驗到的轉變,也開始思考自己關心了十年的書店如何在這些脈絡中重新變得相關。只是把某個當下稍縱即逝的感覺與想法記下。必定不會全然正確,也沒有要推廣什麼。感謝各界指教,日後會更謹慎。

由於蔡志浩同時有獨立書店訪查員的身分,他也回溯這十年的經驗,十年前初次接到協會的訪查邀請時,各地書店已經很難靠賣書維持營運。人們愈來愈不在書店買書,甚至也不太逛書店了。但這正是重新探索與與發現書店新方向的大好時機。每次訪查都有協會成員與文化部代表,外部顧問就從各自的專業來看書店的現況與機會。我從使用者經驗、設計思考與創新的角度切入,焦點就在人與體驗,包括消費者生活型態與使用者需求。

蔡志浩進一步提到訪查員的工作內容,雖然都有書面資料可先預習,但總要真的進場域之後才看得到細節。而不同背景的成員覺得有關聯的細節都不會一樣。大家就是憑藉自己的專業直覺去觀察、感受與詢問,記下有感的面向,交由協會彙整。隨著經驗累積,對很多事看得也會比一開始廣一點,想得深一點。但也因為時空的轉變,對一些事情的想法多少也有些轉變。總之都是成長。他也很敬佩協會為社群的付出,也讓他重新認識與愛上書店。這是這輩子最珍惜的十年。

最後,蔡志浩認為,獨立書店真正的競爭對手不是網路書店或圖書館,而是消費者的休閒活動選擇與休閒資源分配。他強調,創新必定充滿著不確定性。每一個對未來的預測,包括自己都有可能是錯的。但因此也觸發各種想像與行動。他希望大家都能勇於實驗與衝撞,試探出一條離美好的未來更近一點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