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10周年前夕,經濟民主連合昨(17)日舉辦「太陽花十週年與台灣的十字路口系列座談」第三場次「失落的青年共同體青年,待鞏固的社會團結與經濟民主」。不少與會學者對於台灣經濟狀況提出其看法。

陽明交通大學人社系副教授林秀幸表示,當時的馬政府想藉由市場的合併來解決台灣經濟問題,那當然它不是經濟的萬靈丹。而所謂國際經貿的小國需仰賴FTA的覆蓋率說法,其實都流於表面。同時將經濟議題簡化成經貿問題則無助於台灣面對經濟轉型問題。

中正大學社福系教授呂建德則從經濟困境對於青年世代影響切入,他表示,太陽花學運同時帶有反對新自由主義與中國威權主義對台灣社會的入侵兩個訴求,雖然太陽花成功阻擋服貿與貨貿,讓台灣能夠避免被併入中國的經濟體系,但隨後執政的民進黨因其偏右的經濟與社會政策與時代力量的監督不力。使得青年對於低薪高房價以及階級流動趨緩等問題感到不滿,進而促使民粹主義在台灣興起,而以黃國昌和柯文哲為首台灣民眾黨也在此此浪潮下興起。

除了參與本次座談會學者之外,也有學者認為太陽花學運改變中國對台灣的態度。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表示,太陽花學運爆發表示過往的對台政策沒有抓住年輕世代,使得中國改變其對台青年政策,因此近年陸續增加了許多青創基地與實習機會,同時推出惠台措施等,展現對台灣青年的重視,也意味著從台灣「客場」過渡到在大陸「主場」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等團體在立法院群賢樓外舉行太陽花運動十週年晚會。圖為林飛帆在會中致詞。圖為與會群眾為這十年已遠行的朋友默哀。   圖:張良一/攝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等團體在立法院群賢樓外舉行太陽花運動十週年晚會。   圖:張良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