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3月5日在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宣布,中國2024年國防預算,編列1兆6655億人民幣(約7.3兆新台幣),比2023年增長7.2%,是台灣國防預算的16.5倍。

國防預算可以說是衡量一國軍事能力最直接的指標,但各界都認為中國的數字「不透明」,許多項目以其他名義分散包裝。譬如軍方管理的太空計劃;國防動員資金;省級軍事基地運作成本;軍人退休金和福利;軍民兩用研究和開發工作;武警、海警等準軍事組織都沒有納入國防預算。致力研究軍備控制的國際獨立機構「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估計,中國軍事支出總額比官方預算高約30%-35%,以2022年為例實際支出比公開數據至少高出27%。

外界認為中國國防預算「不透明」,估計中國軍事支出總額比官方預算高約30%-35%。圖為解放軍航空兵部隊轟-6K轟炸機。 圖:翻攝自浩外同學

在媒體追著表象巨大的金額數字時,刨根究底問中國為什麼要「以多報少」?無非想突顯其狼子野心,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周遭國家造成脅迫危害。然後比較美國、日本、南韓、印度、北約各編列多少國防預算,儼然成為全球軍武競賽。筆者認為這些數字很重要,但如果只是追求誰的錢多、以誰的預算佔國民生產毛額比例大來比較,事實上並沒有太大意義。

1992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柯林頓(Bill Clinton)擊敗爭取連任的共和黨籍總統老布希(George H.W. Bush)的關鍵名言「笨蛋,問題出在經濟!(It's the economy, stupid!)」,其實在國防領域上也能適用。

因以色列與哈瑪斯的衝突,牽引出美國及盟國為維護商船免受葉門叛軍應對胡塞(Houthi)武裝組織襲擊的「繁榮衛士行動」(Operation Prosperity Guardian),在2月下旬傳出美軍結算從2023年10月開始的4個月軍事行動中,已經使用約100枚的「標準系列防空飛彈」(Standard Missile),用以攔截自殺無人機或者反艦飛彈。從新聞報導上來看,成效應該算是不錯;但細節是每枚標準飛彈單價在200至400萬美金,也就是說光是使用標準飛彈就耗費美軍2至4億美金的費用,這還不算艦艇作業、人員維持的其他開支,老實不客氣地說就像是「大砲打小鳥」,也完全應驗俗話「大砲一響,黃金萬兩」。

2023年10月19日,美軍勃克級驅逐艦「卡尼號(USS Carney DDG-64)向胡塞組織發射標準系列防空飛彈。 圖:翻攝US NAVY

比較所謂CP值(capability/price,性價比),胡塞武裝組織的自殺無人機或者反艦飛彈,數量多少?值不值2至4億美金的價值?西方專家估計胡塞武裝的自殺無人機成本大概只有2000美元,即使是較大型的「見證者-136」(Shahed-136)大概也只要20000美元。這就是消耗戰、不對稱作戰,在現實財力相較弱勢的一方應該思考強化的部份。只是另一個問題是靠這些不對稱火力能夠怎樣?遲滯、消耗!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定義,「不對稱作戰」是指兩軍在勢力懸殊的狀態下,弱勢一方無所不用其極以求勝利的戰爭。以小搏大也不見得會輸,只是看要付出什麼代價罷了。歷史上典型的不對稱作戰案例就是「越戰」,軍力龐大的美國最後認輸,從越南撤退,1976年南北越統一;但不對稱的弱勢一方--越南,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根據越南在1995年所公布的正式統計,越戰中,南、北越平民死亡人數共為200萬人,北越軍人與平民死亡人數為100萬人。另有統計,南越軍人死亡人數為26萬人,美軍死亡人數將近6萬人。因戰亂乘船漂浮於海的難民,據統計至少25萬人葬身海底。

拉到時間更近,2022年開始的俄烏戰爭,剛開始時烏克蘭改裝無人機炸毀俄軍坦克時有所聞,無人船艇的自殺攻擊重創俄羅斯黑海艦隊;烏軍靠著背後北約全天候情報和技術支持,透過偷襲的手段,在海上和空中獲得不少戰果,「不對稱作戰」形象拉到最滿;但戰爭還在繼續…打了兩年多的烏克蘭戰場給世人的教訓是,真的要「打趴」敵人,還是得靠正規的火砲彈藥、飛機、飛彈。烏克蘭現況是成天喊著彈藥不足,要飛機、要飛彈;告訴我們的是不管是有富爸爸撐腰,還是家裡有金山、銀山,戰爭的花費就是個無底洞。如何有效合理地分配國防預算?才是真的大問題。

西方大量軍援烏克蘭。   圖 : 翻攝自秦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