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進入第三年,目前仍看不到結束的信號。在台灣,如果只看特定媒體,一定會質疑--俄羅斯一下船被炸沉了,一下子飛機被擊落了,看起來這個北極熊、戰鬥民族就是個虛有其表的「銀樣鑞槍頭」。但為什麼這場戰爭還是結束不了?如果在這個時候美國北約兵力直接介入,是不是就可以快速收拾殘局?更具人道地拯救烏克蘭人民?有人會說,那將會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戰、俄國會動用核毀滅武器等等,筆者以為不無道理;但仔細分析,這種論調不過就是檢討過去兩年烏克蘭數十萬軍民的傷亡,是不是已經對俄羅斯善盡「放血」的功能,美國或北約是不是能漁翁得利,不會受到垂死的北極熊奮力反撲而已。

回過頭來看這漫長的兩年,在龐大的英語系媒體的操作眼光下,這個遭受俄軍重裝甲突破邊界圍籬、長驅直入,掠奪領土、扶植親俄偽政權的烏克蘭,「處境值得同情」。他們面臨毀城滅鎮的大屠殺慘劇,他們能不能撐過三個月?於是「志願軍」變成風潮,有人不顧國家法令參戰,有人不幸客死異鄉;美國和其他稱為民主陣營的國家,捐助各式各樣資源、設備,從舊式裝甲、大砲,到新式導彈、防空系統,甚至成了最新的武器試驗場。但無論戰況如何激烈,檯面上都表示沒有派遣軍事人員進入戰地執行戰鬥任務;而八個三個月過去了,留下「蛇島勇士」死而復生、人人都聽過但就是沒人見過的「基輔幽靈」、宛如烏克蘭版的「四行倉庫」--馬里烏波爾亞速鋼鐵廠這些故事。但戰爭還在持續,不僅戰爭帶來的物資缺乏,甚至被徵召入伍的生離死別,可能還有更多悲慘事件發生在烏克蘭人民的生活左右;只是,我們還是看不到美國或北約一兵一卒踏進烏克蘭戰場。

烏克蘭前線砲兵。 圖:翻攝自新浪網/狙擊軍情前沿

西方軍事理論的「鼻祖」克勞塞維茨在其名著《戰爭論》中,開宗明義就表示:「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戰爭的母體是政治」。烏克蘭戰場上兩年的殺戮還停不下來,正是因為戰爭背後的國際政治博弈。要不要繼續打?要打到什麼程度?還要打多久?絕對不是拿國土、百姓性命為代價的烏克蘭能決定的。俄羅斯從一開始就表態,「特別軍事行動」的目的就是要讓烏克蘭「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背後的意義在於阻止北約東擴。而北約組織卻一再拿《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的集體防衛條款,用烏克蘭當「軟墊」阻絕與俄軍開戰,倒是在背後遞刀送劍,讓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用烏克蘭人的性命去「削弱」俄羅斯的軍力。所以既然政治決策還在推動戰爭進行,前線的攻防當然不可能停得下來。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2月9日接受美國前福斯新聞(Fox News)當家主播卡爾森(Tucker Carlson)採訪時說,「烏克蘭每兩個人或三個人中的一個,都與俄羅斯有一些聯繫」、「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歷史、共同的信仰,共存了幾個世紀,經濟緊密相連」,這是俄國決不允許美國和西方國家將烏克蘭變成一個「反俄」國家的主要理由。但同樣的理由,卻成為美國和西方國家一定要選擇烏克蘭作為前線戰場對俄羅斯進行戰略削弱的原因,不但可以藉由援助的名義將北約軍事設施向東推進,而且越是深入到烏東地區,也就越相當於打擊俄羅斯本身;而且讓烏克蘭直接捲入與俄羅斯的戰爭,本質上就是同種族間的內戰,戰爭拖得越久、傷亡越大,對美國和西方國家可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美國及西方國家大量提供武器裝備給烏克蘭,但檯面均強調沒有部隊進入烏克蘭戰場。圖為英國國防部援助烏克蘭200枚防空飛彈。(英國國防部提供)

在開戰前,「俄羅斯打敗烏克蘭後,將進一步攻擊北約成員國」,這一說詞如果套在現在在媒體報導中看起來被打趴的俄羅斯身上,似乎戳破這個俄羅斯威脅說。美國似乎樂見俄羅斯被削弱甚至再度被肢解,從美國的軍事部署來看,美國看似態度強硬但實則空洞。在俄烏開戰時,很多人都提到「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觀點,總統蔡英文強調,台灣與烏克蘭有本質上的不同,台灣應提升應對認知作戰,穩定社會民心士氣;當時大概沒有想到烏克蘭能撐到現在。在戰術上,烏克蘭發揮不對稱戰力、靈活運用劣勢裝備發揮最大效益,確實值得學習。只是,烏克蘭的前例如果套在台海危機上來看,台灣恐怕不是撐十天、半個月到美軍援助就可以解決問題。如果要等到中國被「放血」或削弱到無力對美國或其他援助台灣國家反撲報復,或許還得更增強自身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