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屆奧斯卡獎將於 3 月 10 日揭曉,由美籍台裔導演江松長拍攝的短片《金門》(Island In Between)是第一部入圍美國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欄目的台灣紀錄片。江松長表示,即便台灣面對中國的壓力,也恐怕無法決定自己的未來,但應會「繼續走自己的路」。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江松長表示,這部短片從他個人的台灣視角出發,講述金門、乃至台灣夾在大國權力博奕間的掙紮和矛盾。

江松長生於台灣, 15 歲隨家人移民美國。因懷抱電影夢,他放棄科技業工程師工作,進入南加州大學、取得電影制作碩士學位,並自 2002 年以來,執導了十多部影片,包括 2018 年在中國拍攝的《時光機》及最新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的《金門》。

江松長說明,《金門》的創作理念基於他自己跨台灣、美國和中國的經歷,讓他得以近距離觀察美、中、台三方複雜的交流。近年來,美中兩大國衝突升級下,台灣人的觀點卻往往成為兩大國敘事的附屬,淹沒在全球的權力博奕下。因此,他希望《金門》這部影片以溫柔而具人文關懷的角度來分享這個動蕩地緣情勢中的故事。

江松長在《金門》中形容,美中兩國就像一對「爭小孩監護權的離婚夫妻」,充滿敵意、互相依賴、且有操控欲,雙方都說是為了小孩好,卻不管小孩要什麽。

「大部分台灣人應該,不論對岸的壓力是什麽,會繼續做我們自己的事情,走我們自己的路,因為有時候會感覺上,本來就是我們不能影響到或者是決定不了的一個未來。」江松長說。

江松長也有 10 多年在中國的工作經驗。他說,他在 2005-2018 年間曾在中國教過書,也曾頻繁進出中國,拍攝各類紀錄片,包括最後一部中國相關影片《時光機》,是關於上海一對父子藝術家的故事。

江松長認為,中國的言論和創作自由越來越敏感可能跟習近平執政關係蠻大的,他的政府方向跟之前是不一樣的。江松長希望,中國能回到一個比較開放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