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共產黨黨內反習近平的聲音頻頻傳出,繼財新》去年底連續發表 2 篇疑似習近平誤國的社論,遭陸網全面封殺後,陸媒《第一財經》又再發表一篇有關「放權」的社論。

3 日,《第一財經》發表了一篇名為「最好的承諾是放手和放權」的社論,內容先指出,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內外環境複雜多變,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寬貨幣、緊信用等依然突出。隨後點出:「當前許多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民營企業卻未能有感有得。」而要讓民營資本實實在在的所感所得,關鍵是對權力行權邊界的約束和框定。且認為,權力的整個流程都規制在法治化的程序中,並從認知和行動上明示,企業家擁有自主經營企業的絕對權利。

全站首選:香港宏福苑火災累計94死76傷還有25求助個案!今早完成7大樓爆破

「合放手時須放手,得開眉處且開眉。對民營經濟最好的支持和鼓勵,是相信企業家知道如何經營企業,放手就是放活,放權就是放膽。唯有如此,才能為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營造有效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此社論認為,權利的自由拓展空間是經濟社會信用的動力之源,政府下放的既是權力也是責任,同時更是經濟的活力。

中國網友「說了也白說的薛越」表示,民企供獻 60% 以上的GDP, 70% 以上稅收, 80% 以上就業,而只占用了 20% 信貸資金。國家為什麼不能公平對待民企,這不僅是觀念問題,而且有經濟利益在裡面。有些人身居高位本身就不乾淨。民企可以說事關國運,國家前途、人民的利益都和民企息息相連。他們願意賭國運,就讓他們去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