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天,祝福所有讀者,新的一年,人平安、事順心。2024年正逢大選年,選舉正、副總統及立法委員,希望他們能為台灣人民解決諸多難題。台灣人民究竟碰上哪些難題?又該如何解決?

「台灣2023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缺」在58個候選字中以8565票拿到第一高票,獲選為2023年的年度代表字。推薦人桃園市長張善政,推薦理由是:房價攀升、有感通膨,讓人民荷包縮水;農業機關失職,長期缺蛋、蛋價高漲,還險釀食安危機;企業界憂心電力匱乏,影響投資信心;工安意外頻出、屏東工廠大火,更讓民眾缺乏安全感。第二名是拿到6433票的「蛋」字,推薦人是監察院前院長、台北市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王建煊,推薦理由是政治混蛋太多,台灣完蛋;年輕糊塗蛋影響選票,政治完蛋;貪汙處處,清廉政治完蛋;少子化,大家不下蛋;大學生品質低劣,台灣未來完蛋;合為「混蛋、完蛋、不下蛋」。兩位資深政治人物觀察到問題點,也獲得不少民眾讚同支持,但或許陷於篇幅有些籠統。筆者認為從中可以找出在2024年新組成的政府中應該優先解決的4大難題。

一是「低薪」問題。
老實說這是老問題,只是在萬物皆漲唯有薪水不漲的時代特別突顯而已,而這是所有問題的根本;不解決「低薪」實質問題,扯什麼通膨、通縮,講什麼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多少多少,根本只是技巧性迴避問題,拿數字騙人、騙自己。某總統候選人在辯論會時講「2000年到現在,台灣的GDP成長120%,但是實質薪資只有成長4%,我們的工時還是全世界第6高」,馬上有人用數據「闢謠」,稱台灣2000年至今,GDP成長率為130%,工業及服務業薪資成長9.8%;指所謂「工時第6高」,是主要39個國家中第6高,並非全球資訊。用主計總處「薪情平台」統計,以工業及服務業為例,表示2000年每人每月實質總薪資為4萬8942元,到2022年為5萬3750元。看到這裡,筆者想請正在閱讀的讀者稍為停一下,問問自己有沒有達到所稱的5萬3750元?如果已經工作多年,請問你現在的薪資比你第一份拿到的正職薪水多多少?至於長工時問題,難道官員們不知道一般企業為了應付勞檢,用一堆行政流程卡住員工,又是事前提出加班申請、又是提前到班或延後下班要填寫不加班說明?難道官員們不知道保全業常態是一班12小時?外送業更是「自由地」沒有規定上線接單時間?這些數字無疑是掩耳盗鈴而已。
同樣是主計總處公布的資料,2023年11月23日公布同年5月份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算出全台全時受僱者平均每月薪資為4萬2630元;不滿3萬元者,有149.6萬人;3萬以上不滿5萬元者,有521.8萬人。用各種切分、挑選,找出想要的數據,但無法掩蓋實際低薪的事實。2024年是蔡總統在位8年,第8次調漲「基本工資」。官宣強調,基本工資月薪從蔡總統上任前的2萬8元提升到2萬7470元,總調幅約37.3%;時薪調整9次,由120元提升到183元,總調幅為52.5%,「持續落實照顧基層勞工的承諾,並達成年年調升基本工資的目標」。2024年1月1日軍公教加薪4%,是蔡英文總統任內進行的第3次軍公教員工待遇調整,累計調幅11.4%;政院新聞稿強調「希望藉由本次軍公教員工加薪,進一步帶動民間企業跟進,促使更多國人受惠,共享經濟成長果實」,但是有多少民間企業跟進?基本工資調整反而成為企業人事成本增加藉口,調整物價、停滯其他略高於基本工資的受薪人薪資調整。這些問題官員不知道嗎?拿不出辦法嗎?

二是「高物價」問題。
這是從「低薪」問題衍生出來的第一個問題。1986年《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首次推出「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以各國麥當勞餐廳的大麥克漢堡價格,在假定購買力平價理論成立的前提下,測量該國貨幣與美元的匯率理論上是否合理。我們「借用」來評估薪資與物價的關係。新加坡國營「新傳媒集團」(Mediacorp)旗下的媒體《亞洲新聞台》(Channel News Asia,CNA),2023年7月針對台灣新生代面臨的9大問題做了一個25分鍾的專題報導,星國記者在影片中指出「在了解2012年至2022年台灣平均薪資變化,以珍珠奶茶購買量來比喻,表示台灣10年過去,年輕人的一年薪水,從可以喝1097杯珍奶到現在只剩853杯,薪資整整倒退244杯珍奶」。這代表什麼?就是說不管幾次調薪或沒有調薪,「實質購買力下降」,就是物價愈來愈高。
或許有人會拿主計總處官網首頁,大大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2.9%」圖表,表示事情有那麼嚴重嗎?但同樣的,筆者想請正在閱讀的讀者稍為停一下,問問自己中午買的便當是不是愈來愈少在100元以內?去問問街頭店家老闆,是不是人人抱怨油鹽柴米樣樣漲?當然這未必能全怪執政者,在俄烏戰爭、以哈戰爭,甚至圍繞台灣周邊的台海、南海緊張,的確很難不發生漲價問題,有人說「這波通膨是屬於全球性的,今年物價飆漲要趨緩幾乎是不太可能」,但如果一切推給大環境,那要你政府做什麼?你拿出了什麼對策?

三是「少子化」危機。
請注意筆者在這裡改用「危機」,因為是已經實際存在的狀況;它是「低薪」與「高物價」綜合產生的自然應對。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2023年至11月底為止,全國新生兒出生人數為12萬3992人,因12月份還有待合計,預估2023年可保住13萬關卡,但極可能低於2022年的13萬8986人,也就是說台灣出生人數再創新低。某副總統候選人在辯論會時講「社會上有許多需要進行人工生殖、試管協助,才能要孕育下一代,未來也會持續提供更多協助,將更多資源補助,讓單身女性未來也可以考慮納入」。可是筆者不禁想問,問題是「生不出來」還是「不想生」?筆者認為,生育不僅僅是懷孕以及十月懷胎的過程,接下來長達10至20年的養育、教養的付出才是主要阻擋出生率的關鍵。網路媒體《玩股網》2023年8月曾發文,稱養育一個小孩,從出生前產檢、買補品到大學畢業,有3種模式:「窮養」260萬、「正常」800萬、「富貴」破千萬。
台灣少子化早被形容是國安問題,實際出現的狀況是學校招生員額不足被迫減系關門,年輕勞動人力不足被迫延後老年人退休年齡,兵源不足役期延長等等,或多或少都與「少子化」相關。只會講「少子化、人口老化是許多先進工業國家所共同面臨的課題,台灣也要非常嚴肅看待」這種政策宣示是沒有用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的「絕子絕孫」說,是失言還是惡毒詛咒不是筆者想討論的,但就國家長遠發展來看,適婚男女不婚不生當然是問題,尤其是具有相當社會影響力、經濟實力的立法委員候選人;當然每個獨立的個體有個人的選擇,但放大到整體社會就是大問題。想當國家領導人,不能只會空口說白話。

四是「居住正義」問題。
同樣是由「低薪」與「高物價」構建出來的問題,雖然「少子化」可能是「高房價」的解方之一,加上政府一連串「打房」措施,但實際上似乎「成效不彰」。筆者認為關鍵在沒有人願意「面對真相」!直接了當地說,居住正義問題核心在於城鄉發展不均,大部份的工作機會集中在城市、科學園區,產生磁吸效應。最好的證明就是財政部公佈的「110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全台各縣市全年綜合所得平均數,新竹市以152萬元,連續4年位居第一,新竹縣更首度超越台北市,以139.5萬元位居第2,台北市平均所得133.2萬元落居老3;而新竹市預售屋中位數總價高達1990萬元,超車新北市的1614萬元衝上全台第2。供給與需求的差異,使得最有居住需求的地方,房價飆漲、居高不下,連帶租屋價格也降不下來。
蔡總統2016年提出安心住宅政策,規劃8年內興辦20萬戶社會住宅,只租不賣,讓買不起房的青年、中產階級、單親家庭、身心障礙者及老年人皆可擁有安心的居所。規畫直接興建12萬戶、包租代管8萬戶。但是營建成本居高不下,房價水漲船高,連帶社宅租金也不便宜,雖然都在「周邊行情的8折以下」,1房型租金普遍不超過1萬元,3房型租金雙北地區約在2萬元至3萬7000元之間,雙北以外地區約在2萬元以內;但是從承租者的低薪中挖出錢來租「相對低價」的社會住宅,筆者認為不過就是「鋸箭」,不但無助於解決房價問題,反而突顯低薪困境。
而對於過去省吃儉用,買下安身立命房宅的人,政府一連串打房措施,某種程度就是「懲罰」。譬如房地合一稅,其實是懲罰性的稅制思維,韓國的經驗顯示,房價愈打愈高,租房跟著漲,誰成了真正的受害者?再譬如危老都更,除了空屋稅加重;2022年1月政府的第五波打房,規定借款人應「切結18個月內動工興建」,隨後央行調整銀行貸款的風險權數,加上連續2次調升存款準備率,大量台幣資金轉存美元,種種措施下大幅緊縮了銀行的可借貸資金,建商屢傳大型建案和危老改建案無法如期取得建照開工,造成「抽銀根」、利率加碼,甚至停止貸放等狀況,最後受害的還是都更宅原持有者。

說實話,筆者不關心工寮是不是變成渡假小別墅,不關心到底是學生宿舍還是一般出租宅,不關心誰買了或繼承農地。倒數13天,謀求大位者實在有必要清楚提出這4項難題的解方,讓新的一年有新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