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南韓媒體《朝鮮日報》(조선일보)突然刊載「牽制中國北海艦隊南下?中國入侵台灣時的韓軍角色」文章,用2022年9月一場美國智庫研討會的問題:「為預防台灣遭到進攻,美國國防部和駐韓美軍司令部是否對韓軍領導層和韓國的角色進行過討論?」做為開場,得出「針對中國進攻台灣的情況,正在為其對韓半島和駐韓美軍任務的影響做準備」的結論。全文盤點美中海軍艦船數量差距,駐韓美軍應對戰事可能的派遣,南韓在韓美同盟下可能必須負擔的角色。說得頭頭是道,但筆者認為想法過於一廂情願,甚至從台灣的角度上來看,比較擔心的反而可能該是受到東北亞或南海不穩定因素波及,在美日澳韓均無暇他顧狀態下的危機。
報導中提及,如果與目前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以哈戰爭一起,中國同步進攻台灣,韓國的應對勢必會十分複雜且棘手。尤其如果中國進攻台灣,為了分散美國戰鬥力,可能會「拱火」北韓挑釁,發動高強度局部戰爭挑釁等,出現實際上是「四場戰爭」同時爆發的最壞情況。目前來看,美國同時支援兩場戰爭已經十分吃緊,如果「三、四場戰爭」同時爆發,美軍大規模支援朝鮮半島其實是不可能的。評估美國可能向韓國提出要求的領域包括非戰鬥人員護送作戰,F-16、F-35等美國戰鬥機的加油與維修等後方支援,以及情報監視偵察(ISR)支援,或者韓國有必要擔任牽制中國山東半島青島的北海艦隊向台灣海峽進發的角色。看來似乎言之成理,但並未仔細分析在北韓可能挑釁狀態下,南韓真有餘力可以提供美軍支援?或牽制中國北海艦隊?
以現實來看,北韓肆無忌憚發射短程導彈、洲際飛彈的情形,似乎比中國更「不可控」。才說美軍「維吉尼亞級」(Virginia-class)核動力攻擊潛艦「密蘇里號(USS Missouri SSN-780)」抵達南韓釜山基地,「對北韓嚇阻意味濃厚」;當天北韓就在深夜發射一枚剛好攻擊距離差不多的短程彈道導彈,還發文嗆聲譴責美國派遣核動力潛艦停靠南韓釜山等耀武揚威之舉,相當於「預演核戰爭」;差沒幾個小時,隔天一早北韓再射一枚長程彈道飛彈,推測射程可能涵括美國本土全境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看起來的緊張程度比起台海完全「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必中國「拱火」,東北亞情勢就已經劍拔弩張。
再往南邊看,南海島礁主權爭議像是隨時可能點燃的火藥引線。有《美菲聯防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MDT)「撐腰」的菲律賓,屢屢在仁愛礁、黃岩島上有所動作;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0日與菲國外長電話會談時,不假辭色警告「中菲關係已站在十字路口」,直嗆若菲方在南海「誤判形勢,一意孤行」,甚至「與不懷好意的外部勢力相互勾聯」生事生亂,中方必將堅決回應。王毅的說法是近年來中國「最強硬」的表態,而且以王毅的層級來看,這就是中國方面的「最高指導原則」,也就是說中國對南海爭議,從言詞針鋒相對到正式武裝衝突,恐怕僅剩一步之遙。
從歷史的軌跡上來看,中國從未放棄「武統」台灣,但「兩岸統一」這件事也從來不是中南海牽掛的第一要務。因此要說台灣遭中國攻擊的可能性,筆者認為被牽連、波及的可能性最高。若北韓失去理性對38度線以南發動攻擊,美國勢必要調動第7艦隊、駐韓、駐日部隊因應,台灣的地理位置反而是提供後勤補給(南韓空軍黑鷹特技飛行表演隊多次經小港機場整備補給)及情報監視偵察(樂山基地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的關鍵樞紐。因此,如果中國又來個「抗美援朝」或發現美軍無力多域作戰,那就有可能「一兼二顧」攻擊台灣;這就是筆者認為的被牽連、波及。因為戰爭主體發生在朝鮮半島,那時候的南韓可能已經自顧不暇,筆者不認為南韓海軍還有能力牽制中國北海艦隊;倒是應該反過來審視台灣該如何自我防衛,提供美、韓甚至其他自由民主盟邦支援,尋求更多的預先投資防衛能力。
南海問題更是直接牽動台灣。如果中國在南海使用武力,美軍第7艦隊除事先在南海巡弋船艦外,大多數的支援必須從沖繩、關島或澳洲而來。如果我是中國解放軍,要如何牽制沖繩、關島援兵?台灣的地理位置又成為關鍵。因為沖繩南下機艦無可避免得從台灣東部海空域經過通行,還可能選擇經巴士海峽從南海北口進入;那奪取台灣將可創造戰略縱深,讓南海變成「袋地」創造更有利的作戰條件。這就是筆者認為的被牽連、波及;屆時的確有可能需要南韓牽制中國北海艦隊南下增援,但先決條件是北韓不會趁亂作怪。只是在這種狀況下「因果難辨」,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因為當戰爭找上台灣,誰還有能力幫忙?恐怕誰也說不凖。
正值選戰火熱時刻,有人主張兩岸關係和緩可以降低軍事衝突機率,在某種情況來說或許合理;但「掃到颱風尾」是筆者認為的最可能狀態,沒有選擇地被捲入風暴。突然想起一首軍歌,好像有幾句詞是:「 靠天吃飯要餓死,靠人打仗要失敗」,還是該想想如何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噢,對了,在這種假設前提下的作戰未必是「灘岸決戰」、未必是「城鎮戰」,封鎖癱瘓、電子干擾等都是可能的作戰模式。怎麼應對?不是宣傳車上喊口號,不是蓋上棉被作夢就可以夢到的,也不是年年演習想定「差不多」就會「熟能生巧」。請將軍們集思廣益,請政客們廣納建言,對每一種可能拿出能讓國人安心的策略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