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暨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近日向媒體表示,2024、2025年會缺電,認為目前非核政策的方向應該調整。對此,經濟部能源署表示,梁啟源從2021年起每年都會提缺電論,但其實進入再生能源時代後,電力調度、機組歲修的機制已完全不同,電力調度也持續精進,為台電會持續新增電源,確保穩定供電。

梁啟源分析,台灣能源安全指標偏低,主要有3大因素,分別為核能發電量與占比減少、天然氣周轉次數增加、俄羅斯進口燃料煤占比增加,導致燃料煤進口風險上升,認為未來能源安全的隱憂極大,2024年起若非核政策不改,台灣將面臨長期停限電危機。

對此,能源署回應,梁啟源在2021年5月則說2023之後「限電幾乎無法避免」,同一年12月也說2022年「限電幾乎無法避免」,2022年3月又說2024-2027年「限電幾乎無法避免」,今年6月則說2025年要進入限電準備,幾乎每年都會發表「缺電論」。

不過,進入再生能源時代後,電力調度、機組歲修的機制已完全不同,也不再只是機組增除役的加減,系統供電最關鍵時段轉為夜尖峰後,電力調度也持續精進,包括抽蓄水力、儲能、慣常水力高水位操作,加上需量管理等機制,也將成新增電源外,台電確保穩定供電的重要工具。

另外,能源署也指出,蔡英文上任後,規劃核定約1700萬瓩的新增電源,在機組需要興建時間的情況下,持續把備轉容量率由1.64%的低點,逐步拉回穩定情況,今年夜尖峰時段的電力備轉容量率都能維持6%以上,日間則經常有10%以上,目前規劃2023至2030年大型機組容量淨增加910萬瓩,加上再生能源持續增加,電力系統的調度模式與機組歲檢修期程持續精進調整,確保未來用電需求。

而在天然氣周轉次數增加部分,能源署也回應,各國在進入再生能源時代後,廣泛使用燃氣發電作為重要的橋接能源快速升降的特性,來因應再生能源間歇性,這也是為什麼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很重要,未來除了請中油公司持續確保三接外推方案於2025年6月營運外,也會持續監督中油公司工程進度,加強碼頭及氣化設施等方式彈性調度氣源,並優先供氣給大型的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