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總統大選倒數,總統候選人對兩岸關係、國際關係的態度是民眾極其看重的議題,各國也都在觀察這次台灣大選是否可能產生親中、傾中的政權。對此,民進黨前副祕書長、現任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表示,賴清德的主張很明確,即中國要併吞台灣是中國的國家政策,並不會因為台灣不同政黨執政而有所改變,因此,「台灣要走向世界,而不是被鎖進中國」,唯有和世界上主要的民主國家結成「鋼鐵同盟」,才是最能夠確保台灣國家安全的方向與路徑。
林宜正現任是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及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他曾經是民進黨最年輕的組織部主任,也參予操盤民進黨內多次大型選舉以及主持柯文哲首度台北市長選舉組織部分。
「非綠政黨一直在說民進黨執政比較會去挑釁中國,基本上從務實的理性面來看,這是不成立的。」林宜正說明,他相當認同賴清德對於兩岸關係的其中一個觀點,即中國要併吞台灣是他們的國家政策,並不會因為台灣不同政黨執政的對中態度而改變,因為中國要從陸權國家轉變為海權國家,在地緣政治上,它們會希望能夠控制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台灣,認清這樣的事實後,才可以採取有效的因應方式。
針對該如何集結更大的力量來守護台灣?林宜正指出,賴清德的主張很明確,就是「台灣要走向世界,而不是被鎖進中國」,台灣唯有和世界上主要的民主國家結成「鋼鐵聯盟」,台灣在地緣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以民主自由的價值,集結自由世界的力量共同守護台灣,這樣才是最能夠確保台灣國家安全的方向與路徑。
林宜正表示,台灣在蔡英文政府任內依循「走向世界」的國際政策,賴清德參選時也清楚地表達,要承繼蔡英文路線。
他說明,台灣歷年來的民調顯示,有幾乎9成以上的台灣人,清楚表達「我不願意成為中國人,台灣不能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毫無懸念的就是主流民意,不過,主流民意如何認清楚這3位候選人,認清誰當選可以確保台灣跟中國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這是重要的。
「世界上各個重要媒體在觀察、關心台灣這一次的大選,主要看一個點,就是台灣有沒有可能產生一個親中或是傾中的政權。」林宜正指出,一旦台灣被認知為具有一個親中或是傾中的政府時,目前支持台灣的一些自由國家、民主國家的力量,很可能不會延續。
林宜正也提及,三位候選人中,賴清德是很清楚是要抗中,要和以美國為主的民主國家更緊密連結的,反觀侯友宜與柯文哲,它們在主要的關鍵原則上是順從中國的,基本上就是都可能接受中國提出來的「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因此,從世界角度來看,侯友宜與柯文哲是親中、傾中的,因此,誰當選能讓台灣獲得更多國際支持就相當清楚了。
林宜正表示,客觀地來看待,賴清德的當選會為台灣帶來更多國際社會的支持,從賴清德宣布參選後,對於台灣的國際路線怎麼走,他都表達得很清楚,至於侯友宜與柯文哲,對於要跟中國保持什麼關係,對於台灣未來在國際政治上的定位和經營策略都講得很曖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