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風塵僕僕的前往美國華府,希望最大的支持力量,美國政府,能夠再加把勁,全力援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威脅。可惜,在美國與西歐,對烏克蘭的困境大眾輿論已是事不關己、厭煩再聽、不再同情,政治人物對於俄羅斯的威脅卻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不再恐懼。
美國對於烏克蘭態度的轉向,主要在於不滿烏克蘭迄今已經拿了西方一千一百多億的軍事援助,以及天文數字般的人道與經濟援助;然而,反攻戰局仍然一籌莫展,甚至還要更多的幫忙也不知有成效否?反而俄羅斯處境卻由衰轉強,對烏克蘭的威脅未曾稍退。除了對於烏克蘭領導的不滿,美國國會也對於還要投入多少資源才能真正幫到烏克蘭,頗有微詞。
民間對於俄烏戰爭感到疲乏,以及國會的嫌惡態度,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了拜登的心思。美國總統拜登十二日在白宮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拜登就表示美國會盡力(as long as we can)支持烏克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拜登這句話代表了美國政府對援助烏克蘭的立場出現微妙變化,採取更為務實的立場。拜登過去說的是,美國會支持烏克蘭,無論多久(as long as it takes);直到幾個月前,拜登仍強調美國對烏克蘭的承諾不會減弱。美國朝野對於俄羅斯也不再如同一年前一樣的強力譴責。
白宮推動的千億美元援外預算追加案在國會卡關,澤倫斯基親赴國會山莊仍未能贏得共和黨議員的支持,眼看休會在即,白宮預告援烏預算即將斷炊。這當然跟烏克蘭軍隊始終無法給予俄羅斯軍隊致命一擊有關。所謂「救急不救窮」,支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當然無可厚非;但是你不能硬賴著人家,獅子大開口,援助要的一次比一次多,還挑東撿西,要求西方援助烏克蘭軍人無法操作的高精密武器,甚至還要求西方幫忙濟眾養家。偶一為之,長期如此,歐美盟國自然心中多有微詞了。
再說,疫情才剛剛結束一年多,多數國家經濟狀況不是很好也仍在復原之中,哪有巨大的能力全力護航烏克蘭呢;尤其歐盟國家捨棄了俄羅斯較便宜的天然氣瓦斯,被迫購買美國貴的油氣,如今俄烏戰爭毫無進展,自然引起了歐美國家政府與人民的不滿。
這是澤倫斯基自俄烏戰爭去年二月爆發以來,第三度親訪華府;拜登在白宮接待澤倫斯基,並舉行聯合記者會。雖然,拜登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亭正等著看美國對烏克蘭的承諾跳票,「我們一定、一定、一定要證明他錯了」。拜登強調,美國將持續盡力對烏克蘭提供關鍵的武器和裝備;美國政府同日宣布價值二億美元的軍援,包含海馬士引導多管火箭系統和各式彈藥。拜登也說,但若還沒有追加預算,美國會很快無法協助烏克蘭回應緊急的作戰需求。看來美國政府口頭上仍然堅定支持烏克蘭,實際作為上,卻不是向對於以色列這麼力挺。
對以色列,美國政府不僅武力上無限制的供應,也透過社會各界極力壓制反猶太民族的種族衝突,最近美國國會對於大學校長的興師問罪即可見一斑。
共和黨籍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表示,如果白宮願意在邊境安全政策上讓步,才會同意援助烏克蘭的預算。可見得在美國人心目中,邊境安全與非法移民暴增的問題才是民眾關切的,俄烏戰爭對於美國人的感受還沒有中東問題強烈,自然在國會議員心中並非優先議題。再說,2024年除了總統選舉,參眾兩院國會議員也要改選,選民關心的事情才是民意代表會採取行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