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昨5日公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其中半導體鎖定14奈米以下製程IC製造、異質整合先進封裝技術。台灣基進今(6)日認為,除對政院的堅守科技防線的努力表達肯定外,也呼籲台灣第一線面臨國際認證的技術剽竊大國「中國」的威脅,所提出防中法案應該要「比美日更加嚴格」。
台灣基進說,政院宣布將14奈米以下的IC製程列入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是建立阻擋中國滲透的科技防線的一大步。台灣基進長期以來一直呼籲政府,應修立更嚴格的法律,積極對抗科技領域的安全威脅,特別是來自中國的滲透。
台灣基進表示,過去8年來,台灣在對抗中國的高科技竊取上顯得相對被動。例如台灣對晶片戰爭的因應措施,長期以來都未能與國際潮流同步,僅限於禁止12吋以上晶圓廠赴中設廠,這在今天的科技競賽中顯然不足夠。此次政府對14奈米以下IC製程的管制,正好回應了基進長久以來呼籲,應更嚴格防範中國竊取晶片手段。
立法院去年5月三讀通過《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祕密,違者最重可處12年有期徒刑,罰金可視不法所得利益加倍;且受政府資助達一定基準的關鍵技術涉密人員,赴大陸需申請許可。由於國科會遲未完成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認定,修正後的《國安法》無法公布生效。
台灣基進進一步說明,美國和其他國家在限制高端技術對中國的出口上已經走在前端,例如,2020年美國禁止ASML向中國銷售EUV光刻機,阻止中國生產5nm晶片。2022年,美國對輝達和AMD等高階AI晶片出口至中國設限。2023年,日本和荷蘭分別對半導體製造設備實施出口管制措施。
台灣基進強調,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目前台灣的相關法令仍顯不足夠嚴格。作為與中國直接對峙的前線,台灣在制定技術保護措施上應更為嚴苛,甚至超越日本和美國的標準。現代戰爭中,無論是飛彈、潛艇還是無人機,其發展都高度倚賴IC晶片。半導體先進製程和晶片的性能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若製成技術方面領先對手,便能掌握優勢地位,防止敵國的入侵野心。國家應該要作為高科技產業發展保護傘,從國家安全的視角加強保護和捍衛台灣的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