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題柏學士茅屋》自古至今釋義者十餘篇,提出相異觀點者可說各有所長,但仔細推敲各篇敘述論點,難掩矛盾之疑惑,經逐字逐句搜索,釐出可能相關史料的蛛絲馬跡。這首重新詮釋的詩作雖與先輩學者差異甚大,但恰當與否,當不便武斷論之,身處二十一世紀思想百花齊放時代,古文新解不勝枚舉,有緣讀者,可當茶資共話歷史懸案,這篇研究,僅僅是新添出來的另一種自由開放版本。

碧山堂號典出詩聖杜甫

封建時代受名人顯貴加持者,非但是一種榮耀,有時還能延伸出新的典故來,譬如南明王朝武將鄭森,受隆武帝欽賜國姓及名字後,以國姓爺朱成功身分成為光耀鄭氏家族的典範。又如百家姓中,排名第三十七位的柏姓,自古老的平原郡望逐漸衍生多個堂號,到了唐代後,再出現「碧山」祠堂一脈,根據《柏氏族譜》記載,系出大詩聖杜甫之手。

杜甫晚年作客夔州,與時任夔州都督兼御史中丞的柏茂琳頗有私交,往來密切程度有野史說是結拜之交,柏中丞對詩聖常有資助,曾大手筆直接劃出夔州西瀼約四十畝柑橘林地給杜甫,同時委請代管東屯稻田上百畝。因兩人交情匪淺,詩聖留下詩作中,便有多首與柏氏有關,其中〈題柏學士茅屋〉詩作第一句「碧山學士焚銀魚」,「碧山」二字遂為柏氏家族引申出新的堂號。

〈題柏學士茅屋〉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身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餘。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詩作新譯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身岩居。

歷史上雖有南梁學士張褒,不甘遭受彈劾之辱,憤而燒掉身穿的蛇鱣官袍歸隱山林;東漢光武帝口稱的白馬生張湛,有鑑於大司徒戴涉命喪誣陷,藉故推辭承續其職務,並退避岩洞隱居的案例。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餘。

也有似西漢東方朔這樣自稱應避世於朝廷的智者,十三歲開始發奮讀書,才花三年工夫,就達到多才多藝的博學境界,二十二歲寫信給漢武帝毛遂自薦,從此展開光明的仕途。而拜把子柏兄弟也是個好榜樣,年紀輕輕就懂得勤勉力學,至今讀過的書籍,超過上萬餘冊,看他現在的成就,全拜一身好學問。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他磊落高潔的品格,樹立起整個門風,和他聚在一塊兒交往的朋友,無不感受親切熱絡。體態由內而外散發的清亮神色,顯現出與眾不同的身分氣質,流利的談吐,任何接觸到的人,立能判定他是一位涵養深廣的飽學之士。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看別人掌富貴、坐榮華,都是從勤勞儉樸中,一點一滴打拚得來的。所以,奉勸身為男子漢的大丈夫,想在人生路上有為有守,開創一番新作為,那就好好由博覽群書開始吧。

研究過後必有新譯價值

詩名〈題柏學士茅屋〉,宜指杜甫來到柏學士發跡研讀的茅屋有感而作,同時期勉後人應效法前人刻苦向學的精神。

先說首聯

「碧山學士焚銀魚」典出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學士焚魚」的故事,據明末楊臣諍增編的《龍文鞭影》〈六魚〉卷記載,學士張褒被御史台以未能盡忠職守理由彈劾,張褒回嗆「碧山不負吾」之後焚掉銀魚符袋而辭官歸隱。但這個典故有個嚴重謬誤,官員「魚袋制度」始於唐朝,南北朝官員不可能有魚符和魚袋,按《後漢書》〈楊震列傳〉描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鱣即形似龍蛇的大魚,因此,張褒燒的應該是官服而非銀魚符袋。

多數流通譯本將此句詮釋為,因安史之亂,柏學士遭戰火波及失去官職而隱居在青山裡。所以「焚銀魚」順理解作因「戰火丟官」。

「碧山」非特定山名,此泛指隱居山林。「學士」官名。南北朝時期為專責文學撰述的官員,到了唐代演變為皇帝身旁的文學侍從。「銀魚」為唐代官僚政治中象徵身分、區隔地位的一種「魚袋制度」,據《新唐書》〈車服志〉載,唐初為官者,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三品以上飾金,四品、五品配銀。

「白馬卻走身岩居」依《後漢書》〈張湛傳〉所載,漢光武帝建武五年,張湛官拜光祿勳,剛入朝上班見到皇帝精神萎靡,當場直言極諫,因他習慣騎白馬通勤,一日被皇帝撞見,朝堂上皇帝即以「白馬生」稱之。「卻走身岩居」發生在建武七年,大司徒戴涉遭陷死於獄中,光武帝屬意張湛接任其職,張湛在廟堂上當眾演出大小便失禁戲碼,堅稱自己病重不能再任官職,於是隱退養老。「卻走」為退避、退走的意思。

流通譯本將「白馬」比作柏學士直言相諫的個性,因戰亂避退山中岩穴隱居。

再敘頷聯

「古人已用三冬足」司馬遷在《史記》〈滑稽列傳〉中載明東方朔稱自己是個避世於朝廷的人,他躋身官場的方法,《漢書》〈東方朔傳〉開篇即清楚點出「自我行銷」的事蹟,他給漢武帝的自薦信中寫道:「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典故便是由此而來。「三冬」此處指三年。表示只須投資三年時間用功讀書,就能打下博學的根基。

流通譯本以東方朔典故來說明柏學士善學不倦,隱居過程仍花三年時間來飽覽經書。

「年少今開萬卷餘」這個「年少」在所有流通譯本裡沒有定論,有說意指柏學士本人年輕的時候,也有說是柏學士的子姪,所以年紀很輕,可能是柏大?也可能是柏二?這些說法都推論自杜甫寫給柏氏的幾首詩作,研究者也藉這些作品去了解杜甫與柏氏家族的親疏關係。至於這一句解釋,若持柏學士本人看法者,多作「雖然他年少,卻已學業有成」。認為是子姪者,則一般作「現在雖還年少,已經翻閱萬卷有餘了」。

關於坊間流通譯本的詩作前四句,首聯一、二句,二聯第三句以典故簡略代入柏學士「背景」、「個性」及「善學」,及二聯第四句雖有主角分歧,卻仍在「勤學」範圍內,對解釋的流暢度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但到了三聯第五、六句,幾乎都採清康熙進士仇兆鼇著作的《杜詩詳註》「雲如傾蓋之團,言其濃。水似決渠之溜,言其急也。」而將詩作急拐茅屋外部情境的描寫。

續談頸聯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天空祥雲,如車蓋般密密地籠罩著茅屋;秋水漫溢,像崩瀉渠水沿著台階湍流而去。目前流通譯本,千篇一律如是翻譯著,作襯托柏學士讀書情景的解釋。這一個空間(晴雲),一個時間(秋水)的話鋒轉換,對應起前四句,難掩過場迅速,倍增突兀感,連帶銜接末聯勸人效法柏學士勤讀精神的七、八兩句,似乎也接得生硬難通。

事實上,在杜甫自己的其他詩作中,有著明確不同的銓釋。在〈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詩中,「客即挂冠至,交非傾蓋新」,這「傾蓋」一詞,詩裡指的是一見如故,有朋友親切交往的意思,係典出《史記》〈魯仲連鄒陽傳〉的「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又〈徐卿二子歌〉第五、六句寫著「大兒九齡色清澈,秋水為神玉為骨。」這「秋水」二字,明明白白講的是神色,而非特定的季節性時間。人類學習累積知識的過程,有各自的習慣領域,同一個作者用同一種詞性,刻意作兩種截然不同的用法,就心理行為學上分析,是極為罕見的,從杜甫自己的作品作系統性的解釋,這兩句談的應該不是戶外情景,而指的是人,即柏學士本人。

「晴雲」並非全然作自然景象解釋,例如《宋史》〈文同傳〉裡的「晴雲秋月,塵埃不到」,就是用在人的身上,因此,這二個字乃是形容人品高尚清廉的意思。「滿戶」比喻整個家族。因柏學士的高風亮節提高了門第的地位。「團」是動詞,作聚集、結合解。「傾蓋」古代乘馬車遇友路間停車交談,馬車因重量不對稱,雙方車蓋呈相交傾斜的狀態,後引申為朋友相交親切。「蓋」為馬車上的傘蓋。

「秋水」此處為形容詞,喻人的神色亮眼清澈。「浮階」指由外表穿著裝扮顯露出非凡高貴的氣韻。「浮」作動詞,即顯現、浮現。「階」在此喻身分等級。「溜決渠」因流利的口才和不俗的談吐,給予他人一種學識淵博、見聞深廣的印象。「溜」為流利、不結巴的意思。「決」這裡係動詞,作判定、斷定解釋。「渠」即深廣貌。如《詩經》〈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這個渠字就是形容深廣的樣子。

後話尾聯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末聯這兩句說的是「勸勉學習」無誤,但流通譯本還有一個嚴重無法釐清的問題也出在這兒?首先,柏學士因避亂遭焚魚而隱居山林,再花三年勤讀書是為了取得富貴,如果焚魚是被動的,官職只是因戰火暫時失去,那麼表示富貴仍在,應有機會失而復得。其次,若是主動焚魚,即表示自動放棄富貴,因放棄而焚魚,這件事就未必與安史之亂有關,而放棄富貴又苦讀求富貴,這種道理難以說通。

再者,支持詩作是勉勵柏學士子姪輩者,那首聯二句引典提柏學士戰火丟官歸隱之事,不免疑惑這與子姪的努力向學有何相干?前後邏輯非常矛盾。最後,用含糊籠統地說法,說只是杜甫對柏學士個人作個評價,這等評價真教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禁懷疑詩聖究竟怎麼了。

「五車」語出《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原形容書多,後指博學。

翻閱《集千家註杜工部詩集》提及柏氏相關詩作達九處,以柏氏命題詩作共七首:〈題柏學士茅屋〉、〈寄柏學士林居〉、〈覽鏡呈柏中丞〉、〈陪柏中丞觀宴將士二首〉、〈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詩〉、〈奉送蜀州柏二別駕將中丞命赴江陵起居衛尚書太夫人因示從弟行軍司馬位〉。柏氏家族在唐史上為官者不少,這首詩作並無具體屬名寫的是誰,而「碧山堂」後裔也無明確詳載,造成混淆錯亂結果,也就不足為奇。

新譯後記

杜甫《題柏學士茅屋》自古至今釋義者十餘篇,提出相異觀點者可說各有所長,但仔細推敲各篇敘述論點,難掩矛盾之疑惑。經逐字逐句搜索,釐出可能相關史料的蛛絲馬跡,如:「碧山」與李白隱居十年的湖北安陸間可能連結的關係;「岩居」是否係指安陸碧山中的桃花巖,又如:唐玄宗、肅宗、代宗三朝柏氏官人,包括合理懷疑詩中人或許是指少年名將柏良器等,過程反覆比對、再三驗證,惜多層推敲仍難理順詩中含義。

其中,三聯第五、六句,更是百思不得其解,正當陷入苦思膠著,突然靈光一閃,詩句順著詩意必當有頭有尾,不明白處,可自詩人其他作品裡求得,之後勤閱《集千家註杜工部詩集》,於卷八〈徐卿二子歌〉中得「秋水」,又於卷十一〈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獲「傾蓋」,驚訝二詞恰恰為三聯第五、六句之一尾一頭,頓時茅塞全開,於是重啟詮釋方向,並理順詩意。

經過深研,雖然重新詮釋的詩作與先輩學者差異甚大,至於恰當與否,實不便武斷論之,身處二十一世紀思想百花齊放的時代,古文新解不勝枚舉,有緣讀者,就當作茶餘飯後共話歷史懸案,這篇研究,僅僅是新添出來的另一種自由開放版本。

詩人簡介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稱杜少陵、杜草堂;又稱杜拾遺、杜工部。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為盛唐時期現實主義詩人。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任劍南節度府參謀暨檢校工部員外郎。其詩作善用各種詩歌形式,精於律詩,語法精煉,以沉鬱為主,內容多對社會矛盾、政治黑暗有所披露,對窮苦黎民寄予高度關懷,充分反應唐朝由盛轉衰的歷程,因而被譽為「詩史」。南宋楊萬里在《江西宗派詩‧序》中稱其為「聖於詩者」,明代詩人楊慎在《詞品•序》中則稱為「詩聖」,此後,世人便譽以「詩聖」尊稱。文學成就與詩仙李白齊名,合稱「李杜」。現存詩約一千四百餘首,彙集為《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