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美國已經開始就修復「停泊在南海環礁上的二戰時期軍艦」向菲律賓提供諮詢。據稱馬尼拉和華盛頓已開始就該船的結構進行非正式討論,將作為具體修復計畫的一部分。但還沒有正式的時間表。
根據了解,所謂「停泊在南海環礁上的二戰時期軍艦」,就是坐灘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菲稱阿雲金淺灘)長達24年的「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 LT-57)」。馬德雷山號幾經轉手更名,最早是美國海軍821號坦克登陸艦(USS LST-821),後更名為美國海軍哈尼特縣號坦克登陸艦(USS Harnett County LST-821)、美國海軍哈尼特縣號魚雷快艇搭載艦(USS Harnett County AGP-821),越南共和國海軍美湫號戰艦(My Tho HQ-800),最終交到菲律賓手上。1999年5月菲律賓政府將馬德雷山號拖往南海,故意擱淺坐灘在南沙群島的仁愛礁,並派駐海軍陸戰隊隊員駐守,成為菲律賓在與中國等國家存在的南沙群島主權爭議的前哨站。馬德雷山號距菲律賓戰略重地巴拉旺島(Palawan Island)西海岸約190公里。
建造於1944年的馬德雷山號登陸艦已將近「80高齡」,近24年坐灘於仁愛礁風吹日曬雨淋,船身早已鏽蝕不堪。2014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登上馬德雷山號採訪,即形容「船側布滿大小孔洞,海浪可以輕易飛濺進入船艙,隨時有解體的危險」。而近年菲國運送加固建築材料登艦屢遭中國海警阻撓,前後傳出軍用雷射光、水砲、浮纜、船艦圍堵碰撞等多次衝突情況;美方也多次援用《美菲聯防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MDT)宣示「任何對菲律賓飛機、船隻或武裝部隊的攻擊都將觸發我們與菲律賓的共同防禦條約」,表達美國對菲國的安全承諾。
《日經》報導中稱,美菲雖然尚未討論到修復具體細節,但菲國官員受訪時直言,「美國可以在修復工作進行期間提供協助,例如材料運輸和安全保障」;等於是由美國撐腰對抗中國可能的干擾行動。而美方高層國防官員拒絕對菲律賓的具體援助發表評論,但表達美方「完全支持馬尼拉修復老化船隻的政策」,並表示美國願意應馬尼拉的要求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