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路透社》(Reuters)報導,當地時間10月8日,作為對巴勒斯坦伊斯蘭反抗運動(Ḥarakat al-Muqāwamah al-ʾIslāmiyyah,簡稱Hamas,中譯:哈瑪斯)攻擊的報復,以色列戰機對加薩走廊的居民區、隧道、清真寺和哈瑪斯官員住所發動大規模空襲。本輪以巴衝突已導致700多名以色列人和4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色列宣布全國進入「戰爭狀態」,以色列的親密盟友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8日宣布,將派遣包括最先進的福特級(Ford-class)航空母艦「福特號(CVN-78)」在內的多艘軍艦和飛機靠近以色列,向以色列軍隊提供更多彈藥和援助,扮演「世界警察」,宣稱「加強區域威懾力」,表達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
哈馬斯武裝份子7日清晨針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多線突襲。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美國支持以色列,說實在話「不是新聞」。根據非正式統計,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簡稱「安理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行使「一票否決權」的次數,至2023年共有285次;美國使用82次,其中有50多次是為了否決涉及以色列的決議。也就是說不管以色列有理、沒理,美國就是「鐵桿兄弟」支持;當然背後有美國國內經濟結構因素的糾結,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釐清。只是美國的態度實際上是二戰以後、1948年以來12次大小戰爭、戰役的關鍵所在;而發生在10月7日,哈瑪斯以前所未見的5000枚火箭彈「洗地」及發動由陸海空三路的「立體」攻擊行動,會不會成為繼1982年後的「第六次中東戰爭」?非常值得關注。
以巴衝突是另一個「不是新聞」的點。在爭端雙方的族群里,雙方皆有人主張對方並非真正的民族「無權建國」,甚至有些個人和團體呼籲「完全消滅對方」。自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該區域共發生「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67年六日戰爭」、「1967年埃以消耗戰爭」、「1973年贖罪日戰爭」、「1982年第五次中東戰爭」、「1987年巴勒斯坦大起義」、「2000年阿克薩群眾起義」、「2006年以黎衝突」、「2008年加薩戰爭」、「2012年雲柱行動」、「2014年加薩戰爭」等12次大小戰爭、戰役。這次哈瑪斯的「阿克薩風暴」行動,將確定成為紀錄中的第13筆,但會不會再擴大升級?有許多問題需要釐清。
圖為以色列鐵穹防禦系統,攔截從加薩城發射的火箭彈。 圖:翻攝自視覺中國
第一個問題,哈瑪斯哪來的5000枚火箭彈?這牽涉到是誰在背後「撐腰」,會讓這場仗打多久的問題。截至目前為止,沒有報導說明這5000枚火箭彈是那種型號的彈藥,是車載式?可攜式?射程距離等可參考數據;如果以上個世紀「主流」、最輕便的美製M72輕型反裝甲武器(M72 LAW,即國造66火箭彈)來計算,老舊型號單支重2.5公斤,5000枚的重量為12.5公噸,如果不是日積月累「螞蟻搬家」運入,就得動用4至5輛3.5噸貨車載運;而這種彈藥的最大射程號稱有1000公尺,但實際有效射程約200公尺,可對實體設施或輕防護裝甲產生破壞,只是能「同時」對敵方陣地、機場、軍事基地發動攻擊,這恐怕不是這種火箭彈可以辦到的。換句話說,哈瑪斯的5000枚火箭彈可能混合多彈種,一說可能是伊朗提供,另一種說法則是哈瑪斯已有能力自行生產多彈種火箭。
從第一個問題延伸出來,無論是實體彈藥或是原物料,是如何運進加薩走廊?雖然加薩走廊擁有約40公里瀕臨地中海的海岸線,但長期以來都是以色列控管,水路偷渡恐怕不是可行方案。陸路方面,加薩走廊與以色列接壤的邊界則長約51公里,僅有西南方與埃及有11公里左右的邊界,過去哈瑪斯曾秘密挖掘地下隧道,由蘇丹經埃及偷運武器,這些年以色列改善與埃及關係,開羅方面宣稱加強打擊;因此,如果不是埃及邊控「執行不力」,就是戳破表面合作的假象,實際上有一股力量在支持哈瑪斯。如果是後者,將直接衝擊1979年以來以埃關係正常化的成果,或許成為好不容易建立的「以阿和平」的被推倒的第一張骨牌。
美國前總統川普(右起)奔走,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巴林國家合作委員會秘書長扎亞尼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長納哈揚,一起推動以阿關係正常化。 圖:翻攝自美國白宮臉書
第三個問題是以色列的軍事情報機構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但這次為什麼「失靈」沒能事先預警?包括第一個問題中,5000枚火箭彈的來源、搬運和儲放,似乎沒有掌握;而哈瑪斯能透過機械動力滑翔傘襲擊定居點,事先的集結、準備也沒有觀察發現?《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說,以國擁有全中東地區分布最廣、資金最充足的情報部門;在巴勒斯坦武裝團體、黎巴嫩、敘利亞和其他地方都有線人及特工;以國情報部門過去能密切了解激進組織領導人動向、精確暗殺;特工有時會在汽車安裝GPS追蹤器,透過無人機攻擊完成任務;在加薩走廊間的圍欄裝有監視器和地面運動感應器,也有軍隊定時巡邏;但這一切都沒有阻擋哈瑪斯這次在「眼皮下」的突襲行動。國內有學者說是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和談進展順利,以致情報組織降低戒心,頗有示警兩岸不能因為有所交流而忘卻建軍備戰的意味。但如果是因為和談而導致突襲,那前兩個問題都不成為問題,因為很明顯就是有人不滿意和談,可能使自己喪失利益甚至不能排除「禍起蕭牆」。
以上的問題都是很表層的。事實上,筆者認為以色列遭到突襲的原因,間接與美國的「世界警察」角色有關。美國將部份心力投入在經營烏克蘭戰場,還要空出一隻手「應對」遠東地區,建立對中國、北韓的「區域威懾力」;蠟燭多頭燒的結果,自然形成捉襟見肘的現象,讓哈瑪斯有機可乘發動這場襲擊行動。雖然,美國在印太、俄烏甚或中東地區,都有各自整套區域戰略計畫在進行;但不可諱言地,一場俄烏戰爭已經讓美國及歐洲國家「軍備庫存不足」的傳言甚囂塵上,如果中東戰事再擴大,美國誓必要將很多人力、物力往中東集中,屆時是不是還能顧及遠東地區?筆者不客氣預言,一直沒進行第六次核試爆、日前揚言本月將完成發射軍事衛星任務的北韓,應該很快會有動作,美國能同時兼顧第三、第四戰場?或者演變成聯盟作戰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或許才是我們要關心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