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討論台灣目前的處境,全球各國都依各國自己的利益在發言,這是一種無法迴避的現實情境。而另一面也因台灣的經濟與國家實力,勉強維持一個獨立自主的局面。所謂維持現狀,就是大家想不出滿足各方的解決辦法。台灣本土人士希望以「住民自決」來做未來的最終方案。國民黨人士,希望能和中國共同協調出解決方案。美國堅持兩岸依「和平方式」協商解決主權爭端。中國則開出一中原則一國兩制方案,但不排除最終軍事武力統一解決台灣問題。在此背景下,某些綠營人士提出「東方瑞士」永久中立說帖,但瑞士的周邊是歐洲各大小國家紛立,且是高山國,這和台灣之孤懸海島大大不同。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從世界史的角度,並綜合海島之處境經驗,來討論台灣可參考之各種面向。此系列的文章,由近而遠依序為:琉球、海南島、新加坡及愛爾蘭,來探討其各自的難題及因應之道,以幫助我們深入反省,並思考自己未來的抉擇。

一、琉球的立國

在今日美國所列舉的太平洋第一島鏈上,離台灣最近的是琉球羣島,其和台灣的關係也最親密。但如今雙方在主客觀上,卻有嚴重的疏離感,即各自都在自身的認知上,忽視其命運與共的現實情境。而中日雙方爭執最厲害的釣魚島領土爭議,正是琉球南端的島嶼。若把琉球的歴史稍做整理,就可初窺出台灣的影子。

琉球史前時代,其北部部族受日本南方勢力影響較大,而其南方則和台灣的原住民交往比較密切。西元1291年及1296年,其中部的部落王國,曾兩度擊退元軍的進犯,由此其歴史的記錄比較明晰。1372年明太祖浱使臣到琉球宣諭當時琉球上的三個部落王國,爾後三個部落王國,相互戰爭並爭取明王朝的認同。1429年中部的中山王國先後消滅南北王國,之後就急著請求明王朝正式冊封賜姓,明成祖永樂年間賜其王族為「尚」,所以其國家被稱為「尚氏王朝」。從1400年到1550年間,是琉球王國的黃金時代,期間雖有短暫的內戰,但其王國為明王朝正式認可的進貢國,在東海貿易上,其掌握北上日本下到南海等地的主導權,國勢日日蒸上。到1537年,尚氏王朝北征奄美大島、南定定宮古及八重山大島,其國土範圍定制成「三省三十六島」。在此期間,其浱大量的留學生到中國求學,並引進中國的體制。在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及王宮建築均以中國為模仿對象,某些文化音樂習俗甚至北傳到日本。其基本飲食及關公媽祖信仰,幾乎和台灣一模一樣,那時台灣是無人聞問的蠻荒之地,地圖上是片片段段的島嶼。但東海海上的危機已逐步形成,由此慢慢地摧毀此古王國。

二、倭寇之亂與琉球近乎亡國

明王朝的建立,雖然宣稱恢復唐宋漢家正統,但其皇權引入元朝的主奴朝綱。國家機關的專制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在復古的名義下,大陸型保守文明,完全放棄唐宋以來的開放心態。因為元*南宋以來的海外貿易,但利益完全由其皇族及色目人(穆斯林信徒)所掌控,儒家的士紳及一般農民完全沒有參與的機會。所以明朝自建國後,完全放棄海上的事業,海禁成為國家的基本政策,縱使鄭和出洋宣揚國威,海禁的政策依然實施不斷。而中國的海外貿易,完全由朝貢制度來解決,外邦看誰能拿到朝貢的特許權,就有機會賺到大筆的交易利潤。而當時的琉球王國,就是當時東海周邊國家中的優等生,因此其財富不斷累積,如此引來所有日本南方海上族群,及中國東南沿海居民所艷羨的對象。到了1550年之後,兩邊的海上游民就聯合起來,欺負琉球王國這優等生。所謂倭寇之亂,就由此在東海爆發而難於收場解決。到17世紀之後,由南海北上的葡萄牙丶西班牙、及荷蘭的海上武裝力量,加入此國際海上霸業的爭奪戰,各方複雜的合作及背叛故事不絕。而明王朝一貫以不見為淨,不關心不理會而喪失主導權,最終倭寇之亂只是解除其上陸干擾問題,海上的風雲已非明王朝能力所及之領域。

1609年處在日本最南端的蕯摩藩大舉入侵琉球王國,不到二年時間,整個琉球王國即被完全領。雖然琉球人拚命反抗,但在日本軍隊火繩槍的攻擊下,從北到南的官民羣眾全部死傷慘重而陣陣敗亡。當年葡萄牙人從南海北上,原想和琉球王國合作經商,但琉球王國仗著中國朝貢權,並夾著中國文化優越角度瞧不起葡萄牙人,將他們驅趕走。葡萄牙就北上到九州薩摩藩和日本南方武士集團合作,並將火繩槍賣給日本戰國中的諸大名。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的部隊中,都有大量的火繩槍作戰經驗。在豐臣秀吉出兵朝鮮時,明朝援助朝鮮的正規軍就曾因此吃過大虧,此時琉球人怎頂得住這種火力攻擊。

薩摩藩佔領琉球後,德川家康為防其武力太大無法控制,特別保留琉球王室地位,日後並下令各藩大名,不准私造戰船且嚴禁海上私人貿易,實施鎖國政策。另一方面德川幕府不斷要琉球王室代請求開放中日貿易。但所有請求均被明王朝拒絕,甚至將琉球二年朝貢制,改成十年或五年不等。薩摩藩勢力被壓制後,九州成為華人海盜、葡萄牙、西班牙,及荷蘭人的集散地。由此鄭芝龍海商集團,在薩摩藩的背後支持下才能浮出歴史舞台,並介入明清朝代交替的糾紛中。首先在金門廈門成為明朝官方的海軍力量,之後其子鄭成功甚至兵威至南京,讓清朝滿人嚇出一身冷汗。其從大陸撤軍後,帶領數萬海軍打敗台灣的荷蘭殖民政府,建立明鄭王朝。從此中國東海上的歴史衝突焦點,就由琉球轉移至台灣。

三、明治維新及琉球的真正亡國

琉球被日本佔領後,明王朝並不放在心上,因為近百年的倭寇之亂才勉強平息,而東北女真人的勢力日漸擴大,以及內部的農民起義。明朝已近亡國之際,東海上的紛爭已非朝廷的大患。日後的滿清王朝本就是關外的遊牧農耕民族,對於海洋事業,其認知比明王朝更不如。台灣的明鄭王朝因有反清復明的政治立場,才使清王朝隨時看到海上的危機,其入主北京後,所採取的海禁政策,甚至比明王朝更嚴苛。等到借助鄭成功叛將施琅建立水軍,佔領台灣後,其馬上將台灣視為邊陲領地,只防其背叛而從不認真經營。而對琉球的身份地位,就是清隨明制,只要維持琉球王國形式上的朝貢行為,其餘的實質情境完全漠不關心。但東海上的爭端,卻日漸衝擊清王朝的統治。這二千年未有之變局,徹徹底底地成為清朝末年的大課題。1840年的鴉片戰爭,打開清朝的國門,也同時打破東海近百年的安穩局面。日本的明治維新,一舉改變東亞的格局,而琉球、台灣、和朝鮮依序成為當中最重要的起火點。

1868年起日本受到西方列強的武力刺激,倒幕浱發起一系列內戰逼使幕府「大政奉還」於天皇,當中蕯摩藩及長州藩是是最重要的政治力量。維新政府建立後,大量的下級武士失去幕府時代的封建職業,做為傳統的武士代表「西鄉隆盛」一直鼓吹「征韓論」。但新政府中的文人官僚,深感此時攻擊朝鮮,無異於引發日本和清朝的戰爭,以當時的日本國力一定無法承擔,但內部的矛盾壓力不斷膨脹難以消除。1871年一艘原要上繳年貢的琉球船隻,因受風災漂到台灣南部,船上的琉球人卻受到台灣原住民攻擊死亡,明治政府馬上和清朝交涉賠償事宜。1872年日本政府宣佈廢掉琉球王國,改設「琉球藩」,表示琉球是日本屬地,但清朝及西方各國只是置之不理。

1874年日本陸軍中將西從道(西鄉隆盛之弟)以討伐蕃民之名義,率領近六千人登陸屏東車城攻擊原住民,此役史稱「牡丹社事件」。日軍戰事順利,但台灣當地熱帶疾病徹底把日軍擊跨了,全軍均染疫且病死幾百人,最後只能無奈撤軍。而當時匆匆趕到的清朝淮軍,未和日軍交手,卻開始開山撫蕃起來,打了一場虎頭蛇尾的消耗戰,之後就草草結束(現生蕃土地已非清朝的化外之地,這是同治中興的典型處事之法)。1879年,日本正式廢藩,置琉球為「冲繩」縣。此舉直到1895年的甲午戰後,才為清朝政府正式*認。所以源於琉球,燒向台灣再燒回朝鮮的戰火,就成為日後東亞予盾衝突的基本模式。只是琉球已併入日本,眾人的眼光只看到台灣和韓國,然而琉球人的悲劇仍未結束。

四、琉球二戰末期的悲劇及戰後的處境

筆者父執輩曾言,日治時代來台灣的日本人,以九州人最多。原因是日本的東京等地,比較瞧不起南方的九州人,所以促使很多九州人來台灣發展。合理推想,較晚納入日本的硫球人自然地位比九州人更低,而台灣人在那時期恐地位也比琉球人低。因此才有很多台灣人跑到東北的滿洲國去發展。這種情境,在二戰後已逐漸消逝在台灣人的視野中。然而二戰後期,台灣和琉球卻是命運與共,同遭受美軍的大量轟炸。

美軍在二戰中,於歐洲是主打陸戰,若無蘇聯紅軍由東邊攻入德國,歐戰恐要打更長久。但在亞洲戰場,美軍主要是和日本大打海戰,其戰況之激烈,可算是有史以來最大陣仗的海戰。日本在中國本土主打陸戰,雖然勝戰連連,但主力部隊被吸住,又要分兵佔領南洋和美軍大打海戰。其兩邊分兵之壓力,不亞於當時納粹德國在東西兩邊的戰場壓力。熟知兵法的人,都知這是撐不久的。

美國海軍採跳島戰略,由澳洲北部一路往東北方向前進。在打下菲律賓後,就跳過台灣攻打硫球。此戰役非常慘烈,日軍陣亡九萬多人,美軍陣亡一萬多人受傷八萬多人,而硫球平民死亡超過十萬人,約佔當時硫球人口的四分之一,建築物90 %被摧毀。當時的台灣人口約六百萬,若美軍登陸上台灣,美日的激戰,其傷亡恐雙方及台灣人均無法想像。

二戰後,琉球做為美軍的託管地,那時琉球各地常常集會要求回歸日本,1972年美國終將硫球歸還給日本。但美軍駐日的基地大量集中在琉球,這引起琉球人的緊張,認為若未來美日和中國發生衝突,像二戰在琉球的悲劇就會重演。所以戰後,琉球的反戰聲浪一直持續不斷。但琉球想置身事外,幾乎是不可能。若美軍退出,由中國佔領,琉球人當然更不願意。至今琉球約有120萬人口,其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嗎?約十年前的民調,在琉球約有42%的人自認是冲繩人,有31%自認是冲繩人也是日本人,只有12%自認是日本人,這在台灣的我們是否有感到某種相似性。鑲在東亞第一島鏈上,和我們最接近的就是琉球,但其歴史給我們什麽啟發,當日本人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面對中國極權政府的威逼,我們能抉擇的空間有限,但不孤單,若想生活在自由民主環境下,這是無法迴避的課題。我們離琉球最近,深知其能抉擇的空間也是一様有限。

作者:黃吉川(筆名江夏)成功大學講座教授

學歷:羅東成功國小、東光國中、宜蘭高中、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經歷:成功大學研發長及教務長

榮譽:國科會三次傑出獎、力學學會會士、孫方鐸力學獎章

專長:量子電腦、超級電腦(領先全球之核心技術)

著作:161篇國際期刊論文、「到執政之路」共同作者

詩集:二本新詩集「我們」、「啟程」 一本古體詩「試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