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 2012 年「十八大」上任中共總書記後,多次在不同場合論述「三個陷阱」,強調應透過轉型發展、消費拉動等措施讓經濟行穩致遠,避免落入陷阱導致政權動搖。對此評論舉中國 7 月物價、進出口數據分析,稱中國面臨通貨緊縮的威脅,而加上當局疑似下達封口令,威逼專家宣揚經濟改善的說法,更加驗證了習近平一語成讖,政權正落入自己口中所謂的「三個陷阱」中。

習近平逾十年來在多次論述中談到的「三個陷阱」,包括「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政權失去公信力必招致負面評價)、「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強權間爭霸乃至戰爭不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增長動能不足,經濟停滯在中等水準)。

據中國海關總署 8 月公布的進出口數據,中國上月份進出口總額 4829.2 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14.7 兆),年減 13.6%。其中,出口 2817.6 億美元,年減 14.5%;進口 2011.6 億美元,年減 12.4%。降幅大於此前預期。

另外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方面,中國更出現逾兩年來首度的負成長。7 月份指數較去年同期下降 0.3 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年跌達 1.7%。

中國港口清倉速度的趨緩,被認為是經濟減速的警訊。圖為上海洋山港倉儲一景,看似貨櫃很多 其實大部分是空的。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針對市場需求下降加上 CPI 再度呈現負成長,輿論關注中國是否出現通貨緊縮的現象。《大紀元時報》今 ( 11 ) 日報導稱,有經濟學家表示,監管機構指示他「不要討論通縮」,而是要宣揚「中國經濟正逐步改善」的說法。

報導提出多項問題反思:結合目前的經濟數據來看,中共是否避開了習近平提出的三個陷阱?核心CPI還在上升,中國真的陷入通縮了嗎?禁止經濟學家討論,是當局的「救市措施」嗎?這救得了信心和預期嗎?當局能廣納諫言,讓中國經濟擺脫困境嗎?

廣州市在當局鬆綁防疫政策後,經濟大幅衰退,街道上仍十分冷清。   圖:翻攝自推特帳號 @fangshimin

評論舉中國 7 月物價、進出口數據分析,稱中國面臨通貨緊縮的威脅,驗證了習近平正落入自己口中所謂的「三個陷阱」中。   圖:擷取自中官媒《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