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購物已經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賣家往往為了避免運送時碰撞,包裝時會使用很多耗材,因此環保署今(1)日正式推動「網購包裝減量指引2.0」,希望輔導業者從源頭減量,達到再生利用、循環使用的原則,盼在2026年達到國內整體網購可減少包材重量9萬公噸、2030年網路包裝減量率達50%。

環保署自2019年推動網購包裝減量指引,輔導業者加入「網購包裝減量聯盟」,符合標準者可取得網購包裝減量標誌,並於7月1日實施「網際網路購物包裝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規定所有網際網路零售業之網購包裝材料不得使用含聚氯乙烯(PVC)材質;紙類包材需有90%以上回收紙含量;塑膠包材摻配25%以上再生料。

環保署指出,今年7月1日「網際網路購物包裝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上路後,第一階針對段營業額達1.5億元的大型業者查核,優先抽查大型網購業者出貨包裝中心,總計抽查25家,商品多為美妝與生活用品、書籍與影音出版、電子通訊器材、保健品等類別,結果全數合格。

而今日環保署也正式公布「網購包裝減量指引2.0」,2019年共有12家業者取得減量標誌,該指引及標誌4年為一期重新審核,因此今日再次公布檢視指引及業者執行情況,共有22家取得標誌,下一期將於2026年重新檢視,盼從源頭減量、提升再生利用、循環使用3大原則達到包裝減量。

對此,環保署主任秘書葉俊宏表示,網購是全球趨勢,不可能讓網購交易下滑,因此從包裝減量做起,像是改變包裝材質,盡量使用回收材質等,而2019年起推動網購包裝減量指引後,相較2019年每件網購包材平均重量為0.322公斤,至今每件使用已降至約0.24公斤,下降約25%重量。

根據2.0規範,強調提升再生利用及循環使用,要求包裝體積空隙率小於50%、原箱出貨、包裝箱(袋)的印裝面積小於40%、緩衝材小於10%、塑膠再生料配比大於30%;循環箱(袋)部分,提升平均使用次數多於5次、讓消費者自主選擇使用循環箱(袋)出貨、自有物流或實體門市,其使用率應逐年提高至95%甚至超過。

環保署指出,希望在2.0規範推動後,2026年國內整體減少網購包材重量9萬公噸,減少28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2030年網購包裝減量率達50%,希望以指引方式,讓業者發揮創意包裝減量,但也不排除推動一段時間後就變成法規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