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寫詩不寫小說,但他的詩,卻具有廣義的小說格局,〈月夜憶舍弟〉看是一首近體五律之作,在簡潔的四十個字裡,已將人、事、時、地、物交錯其中,且結構有轉有折一線到底,實際就是一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足夠堪作組織完備的極短篇小說。

情歸詩聖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詩人說,他像一隻四處漂泊的水鳥,可旁人見他,更像一朵聚散飄忽的孤雲。鳥兒自主,天空任翱翔,多的是自由;雲朵被動,漂浮氣流中,靜默看世界。詩人縱有「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醇」的崇高理想,莫奈何,獨缺寸地一方,讓他得以展翅高飛。

說他是一朵雲,能俯瞰因浮華起衰敗的朝廷,釀出烽火災荒下,廣大苦不堪言的百姓黎民,他只能在簌簌淚雨中消磨鬥志,慢慢隨風驅散了身形。但他也的確像是右膀藏有智慧,左翅帶著慈悲的沙鷗,所以,懂得苦民所苦,寫下滿是仁心的「三吏三別」,當然,他最愛的是家人,才會留下詩歌體裁中少有詩人大量涉及的親子倫常詩篇。

一生顛沛流離,遭遇曲折,種種生命缺憾成就他無盡創作的能量,詩人擅長把主觀感受毫不鑿痕地顯化在客觀描述裡,讓寄情於事物本體的詩句去觸動人心。他睜眼目睹國家由盛而衰,油然生出國家氣數與家庭運勢命懸一線的奧義,憑藉著沉鬱頓挫的筆力,讓字字句句真實反映出時代的面容,於是,一首首聯動的詩篇,蔚為壯闊波瀾的「詩史」。

詩人身後留有千首詩作,紛繁裡,真正撐起生命動能與情感依託的,莫過於對「親情」的羈絆,唐肅宗至德元載,他攜家帶眷避賊逃難寫下〈彭衙行〉,在滿是窘困的詩句中,體現出一個為父者對兒女的無限慈愛。當他遭到叛軍俘虜,命在旦夕之際,匆匆而作〈月夜〉,掛記的,是身陷淪陷區裡孤寂無助的妻兒,對自身安危卻隻字不提。脫險受任左拾遺,上疏諫諍不該罷相,皇帝大怒,立貶華州司功參軍,墨敕准他探家,詩人抵家所見,含悲快書〈北征〉,字字酸楚,流露的盡是悲憫的天倫至愛。

「有弟有弟在遠方」,「有妹有妹在鍾離」,他寫〈同谷七歌〉,傾吐那段戰亂漂泊的歲月裡,心心念念的還有天各一方的弟和妹。稍稍概算他超過上百的「親情」詩篇,少說有三十首是情繫弟妹的,其中「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兩句,受譽為詩歌史上家喻戶曉的不朽經典名句。這首作於乾元二年秋,詩人辭退華州司功參軍流寓到秦州,聽聞叛將史思明一路攻城掠地,憂惦起流散於山東、河南戰區下的兄弟所抒發的心情隨筆,詩題作〈月夜憶舍弟〉。

詩作新譯

〈月夜憶舍弟〉作者,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戰事封鎖了聯外交通,宵禁的鼓聲又再度響起,街道巷陌頓時杳無人跡。

在這片秋風瑟縮中,離群的我,孤伶伶地一個人生活在這座邊境城市裡。

天候一夜涼過一夜,今晚水氣已能在草木上清楚看到凝結成的銀白露珠。

一抹灣月高掛夜空,少了家人襯托的月色,遠不及家鄉所見的皎潔光亮。

我有幾個弟弟,目前散居在不同的地方,卻全都陷於烽火頻仍的戰區內。

咱的老家早被無情戰火摧毀殆盡,眼前根本無從探知他們是生是死訊息。

我未曾停止寫信給他們,但遲遲等不到回音,想必只有沒收到這個原因。

承平時期寄出的信件能送達已屬不易,更何況兵荒馬亂戰火未歇的此刻。

戍鼓斷人行」意指因必要的軍事布署,在緊急戒備下所進行的人流管控。「戍」為軍隊駐守的營房。「戍鼓」專指古代邊防軍士擊鼓所發出的鼓聲。「斷人行」指戰時軍方採取限制人流的管制手段,如宵禁措施。

邊秋一雁聲」指離開手足,自己一個人避難於「大後方」的哀嘆。「邊」指地處邊境的秦州,唐代屬隴右道,安史之亂時,是相對遠離砲火的邊防城市。「秋」字在此並非單純描寫秋天景象,實與「興兵」有關,是帶著「戰事持續進行」的涵義。

古代執政者會衡量在不違背農作期,不傷民力的前提下取得軍事最大利益,如秦始皇命蒙恬北逐匈奴收復河套,劉邦主導三秦戰役與楚漢相爭時的安邑之戰,漢光武帝劉秀大破王莽軍的昆陽戰役,奠定曹操統一北方基礎的官渡大戰,以及三國曹魏滅蜀漢,楊廣統九路隋軍滅陳朝等,這些不勝枚舉的軍事行動,都是選擇秋天發動。因此,「邊秋」實指西線無戰事的邊城,亦可解釋為另類的「戰時大後方」。

「雁」為成群飛行的動物,古人常以「雁行」、「雁序」來比喻兄弟,詩句「一雁」即失群的孤雁,暗指兄弟分散。「一雁聲」字面形容孤雁發出的哀鳴,實謂兄弟分離後形單影隻的作者,表現出孤獨落寞的愁緒。

露從今夜白」並非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之夜。「露」係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裡遇冷而凝結成的小水珠,稱作露水,常見於秋夜至秋晨這段期間。詩句說明這一夜已能從植物上看見凝結的亮白露珠,表示天氣日漸寒涼,也諭示作者的不安。

月是故鄉明這一句是形容家鄉的月亮比較明亮嗎?非也!其實月亮沒變,是作者心境轉變,家人聚在一起猶如圓月,月圓人團圓,缺少家人的孤立生活就像眉月,哪有盈月圓滿開心。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頸聯是加重掛心之語,擔憂弟弟們分散在各地,已沒有其他親人可以探詢他們的近況。就「詩題」論,首聯與額連皆作伏筆,待「有弟皆分散」接明月登場,作者才亮出「憶舍弟」底牌,這一句即詩眼之所在。「無家」字面作已遭戰火摧毀的家園解,引申有已無其他家人的意思。「問死生。」詢問是生是死。「無家問死生」即已無從打探消息。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尾聯兩句有焦急也無濟於事的意味。指過去寄出去的信就一直難以送達,何況還處於戰爭未停的現在。「況乃未休兵」直接點出「寄書長不達」語帶雙關的過去跟現在,信寄出難送達,關鍵在「長」字,「長」既指空間、距離很大,也代表老是或一直的意思。因此,「寄書長不達」是過去以來就一直存在的現象。「寄書」即寄信。「不達」指不通暢。「況乃未休兵」的「況乃」二字為何況、況且,用意在強調平時通信就不順暢,遑論戰亂時期。「未」作沒有。「休兵」是停止爭鬥、戰爭。

論詩小說

杜甫寫詩不寫小說,但他的詩,卻具有廣義的小說格局,這首〈月夜憶舍弟〉看是一首近體五律之作,簡潔四十個字,將人、事、時、地、物交錯其中,且結構有轉有折一線到底,實際就是一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足夠堪作組織完整的極短篇小說。

「戍鼓斷人行」作為氛圍開場,展現著肅殺氣息;「邊秋一雁聲」是專為主角鋪陳情節而設的細膩特寫,時間上的「露從今夜白」為刻意轉折的懸念手法,之後帶入空間的「月是故鄉明」,是種標準的襯托性伏筆。作為「有弟皆分散」的故事主線,當然少不了「無家問死生」的張力。「寄書長不達」隱含著濃郁的傷悲與失望,結局「況乃未休兵」則是提供未完待續的開放性思考。

讀杜甫的詩不難,他生活在盛極而衰的大時代動盪背景下,描寫的都是當下所見所感的心情寫照。在〈月夜憶舍弟〉裡,可以細膩感受到,隱藏在文字底層杜甫所營造的那分文人審美價值,他把短短一段心情,描述處理得跌宕起伏而頗具感染力,將人世命運的變化落差,拿捏得極具衝擊張力,他透過文字折射出社會和時代的氛圍竟是這般鮮活如真,樣樣展示出屬於杜甫創作風格的唯一性。

開創一種文類,兩種文學形式的風采,融合「詩」與「小說」兩種文類的有力共通特質,這就是杜甫〈月夜憶舍弟〉扣人心弦的厲害之處,所以說,這件作品既是一首紀實詩,也是一部極其寫實的極短篇小說。

詩人簡介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稱杜少陵、杜草堂;又稱杜拾遺、杜工部。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為盛唐時期現實主義詩人。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任劍南節度府參謀暨檢校工部員外郎。其詩作善用各種詩歌形式,精於律詩,語法精煉,以沉鬱為主,內容多對社會矛盾、政治黑暗有所披露,對窮苦黎民寄予高度關懷,充分反應唐朝由盛轉衰的歷程,因而被譽為「詩史」。南宋楊萬里在《江西宗派詩‧序》中稱其為「聖於詩者」,明代詩人楊慎在《詞品•序》中則稱為「詩聖」,此後,世人便譽以「詩聖」尊稱。文學成就與詩仙李白齊名,合稱「李杜」。現存詩約一千四百餘首,彙集為《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