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長蔡清祥訪問德國,會晤司法部長和交通部次長等多位官員。他表示兩國司法合作已經建立了互信基礎,並期待未來能與德國簽訂引渡協定,成為與歐洲國家間的先例。

蔡清祥於3日抵達慕尼黑,首先拜會巴伐利亞邦檢察總長和主任檢察官,就人員互訪和檢察官實習交換意見。隨後,他參加了在帕紹舉行的第8屆台德刑法論壇,與德國和台灣的法學界人士共同交流。

蔡清祥4日在柏林與德國聯邦司法部長布希曼(Marco Buschmann)會面,兩人就司法互助和網路詐騙等議題進行了近一小時的討論。這是台灣法務部長和德國司法部長首次會面。

蔡清祥還順道參訪了柏林邦最高法院,由院長皮喀爾(Bernd Pickel)親自接見。他也拜會了德國交通部次長克魯克特(Daniela Kluckert),就網路犯罪交換了意見。此外,也參觀了關押性侵害犯罪者和精神疾病受刑人的監獄。

台灣積極推動司法外交,在歐洲已經與波蘭和斯洛伐克簽署了司法互助協議,並與英國、瑞士和丹麥簽署了受刑人移交協議。然而,除了與波蘭簽署的司法互助協議中有引渡程序的規定外,台灣尚未與歐洲其他國家簽署引渡協定。

因此,蔡清祥向德國司法部長提出建議,希望能夠簽訂引渡協定,使得在司法程序中的受刑人可以被引渡到德國審判,進一步提升台德之間的司法合作水平。

蔡清祥在離開德國前接受中央社記者的訪問。他表示,雙方在10年前簽署受刑人移交協議至今,台灣已經將7名德國受刑人移送回國執行刑罰。在彼此建立的互信基礎上,兩國專家經過多次磋商,最終在今年3月完成了刑事司法互助協議的簽署。通過聯合偵察和資訊分享等方式的合作,兩國共同打擊跨國犯罪。

蔡清祥也表示,台灣與德國同屬大陸法系,台灣在修法和執法方面常常參考德國的經驗,使得兩國之間的司法關係緊密。蔡清祥因此邀請德國司法部長布希曼親自訪問台灣,親眼見證台灣對於民主、法治和人權的信仰和追求。

應德國交通部次長 Kluckert (左)之邀,蔡清祥(左二)與謝志偉(我駐德代表)(右)共同在國會一宴客廳喝下午茶。   圖:翻攝自謝志偉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