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7日以「Taiwan’s Navy Caught Between Two Strategies to Counter Chinese Threat(台灣海軍在應對中國威脅的兩種戰略之間陷入困境)」為題,分析在面對中國可能全面入侵的潛在風險及解放軍不斷進行的灰色地帶活動狀況下,認為中華民國海軍該朝向「維持一支可能使其容易受到入侵的傳統海軍力量,或者追求一種不對稱的海軍力量」做出選擇。

報導中提到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在任時,呼籲台灣必須發展「不對稱作戰」,擺脫傳統的平衡防禦結構,轉而促進非對稱能力的發展,以阻止和保衛台灣免受入侵。採購更多更便宜、更俱生存力和殺傷力的武器系統,以對入侵者造成最大的破壞,從而使攻擊該島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李喜明任內主張建造「微型飛彈突擊艇」,載2枚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平時可隱身在全國各大小港口,戰時則可機動出港作戰,並可在台灣本島數十海浬的距離海域攻擊敵艦。該案獲得蔡總統支持,獲得316億預算預計打造60艘,但在李喜明「裸退」後,計畫在2020年底終止,2021年撤案取消。USNI引述華府智庫「環球台灣研究所」(Global Taiwan Institute)副主任約翰·多森(John Dotson)的用語稱:「反革命開始了」。

另一個華盛頓智庫「2049 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資深總監易思安(Ian Easton)指出,「解放軍已經扭轉台灣在台灣海峽的主導地位」,並稱「台灣似乎沒有相應的戰略來嘗試奪回主動權」。USNI盤點中華民國海軍水面艦,指「以老化的二手前美軍戰艦」為基礎,包括4艘基隆級(前紀德級)、10艘成功級(前派里級)、6艘濟陽級(前諾克斯級)及6艘康定級(法國拉法葉級)。易思安不客氣地表示:「散開來,什麼都沒有」,但也平心而論說明:「台灣正在進行改革並提高戰備水平和保衛國家和島嶼的能力」。多森也分析指出,中華民國海軍採購現有的2個趨勢:「一個是進一步推動本土生產,同時更多地關注小型水面艦艇」。

USNI報導指出,中華民國在本土生產方面有包括潛艦國造、沱江級匿蹤雙船體飛彈巡邏艦、玉山級船塢運輸艦、快速布雷艇及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其中自製防禦潛艦是受限於中國壓力,一直無法購買獲得,不得不自己建造、推動本土生產的重要關鍵,台灣預計將生產8艘,首艘已於2021年11月16日安放龍骨,預計今年9月下水,2025年交付。小型水面艦艇部份,沱江級艦具備高速、隱身、雙體船殼穩定等特質,可提供進攻能力,填補大型護衛艦和小型沿海巡邏艇之間的空白,加上配備的雄風二型、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可將攻擊範圍擴增到400公里,將建造12艘,但目前僅有2艘入列服役;至於新一代輕型巡防艦,是基於在著手建造更大的高端下一代護衛艦之前,需先建造一些較小的護衛艦,以積累複雜軍艦建造經驗而來,在兼具有不對稱作用,又能應對中國在台灣海域活動狀況下,預計分為防空及反潛兩種型號,共建造12艘,兩款艦型首艦都於今年6月開始起造,合約交期訂在2026年。

對於台灣的努力,擁有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國家安全研究碩士學位的多森認為「台灣正試圖在傳統武力架構和不對稱當中尋求平衡」,但也直接警告:傳統大型水面戰艦,大部分資產將很快會被摧毀,成為燃燒的殘骸;他補充說:「擁有更多更容易分散並可能反擊中國入侵部隊的小型船隻,比護衛艦和驅逐艦等可能會變成被摧毀的大型平台更有意義。似乎較偏向前總長李喜明的觀點。

USNI的報導並沒有為「傳統」或「不對稱」做出明確的建議,在結論上說:沒有龐大而持久的美國海軍存在,台北必須決定是否繼續將資源分配給兩種不同的戰略:維持一支可能使其容易受到入侵的傳統海軍力量,或者追求一種不對稱的海軍力量。似乎在用詞上隱晦地鼓吹海軍進行「不對稱」的選擇。因此是否可能利用美國總統比照援助烏克蘭模式,由「總統撥款權」供應台灣價值5億美元(約新台幣154億元)軍武的機會,將未達服役年限退役的濱海戰鬥艦援助台灣,讓多出來的預算使先前撤案的「微型飛彈突擊艇」計畫重啟,非常值得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