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去年2月開放日本福島等5縣食品進口,然而根據日本民間團體12年來的持續偵測,發現東北核災地區的人體、環境與食品在東京奧運後不減反增,就連嬰幼兒的配方奶粉都測出超過每公斤569毫貝克的銫-137,但近日即將將所謂除污過的核污染廢水排放海中,而且還要把除污土進行再利用「實驗」,甚至連東京新宿御苑都在實驗區內。今(30)天這場記者會,外交部亞太司及原能會均派員關切,但應照顧民眾健康及食品安全的衛福部,居然沒派員了解關心。
國際公民輻射防護聯盟今與立法委員陳椒華共同舉辦國際記者會,以連線方式與日本多個民間監督輻射危害的團體揭露日本目前輻射真實的情況。由於福島第一核電廠有3座熔毀的反應爐,由於高強度的輻射具有極大的殺傷力,迄今工作人員、機器人仍無法接近,即使無人載具機器人,都因強大的中子照射而失效;更糟的是,當地地下水充沛,仍不斷湧入、湧出熔毀的爐心,而無法進行任何補救工作。相較起來,日本東京電力所稱無法負荷的的1千多座污水儲栺,反而是小巫見大巫。
目前福島真實的情況是核災輻射仍繼續向外擴散中,雖然在東奧前進行「除污」,僅除了福島污染區5%的面積,還有95%是無法除污的,再加上日本政府的福島振興方案,在當地大興土木,不斷的擾動受污染的土壤、農田和森林地帶,12年後,環境、食品和人體的輻射量反而逐漸增加中。
福島第一核電廠週邊輻射偵測小組(簡稱F1)的中村順每個月在福島進行輻射已經持續超過11年,每隔幾個月就會繪製出各町縣的輻射地圖。地圖上顯示許多居民遷回的區域,仍充斥著危害等級的輻射,即使有限的居民返鄉,時時刻刻都要承受高輻射的風險。

日本新宿代代木市民輻射監測所伏屋弓子指出,她自2012年4月年開始使用鍺半導體輻射檢測設備進行食品和尿液的檢測,最近發現嬰幼兒的配方奶粉中含有異常增加的輻射現象,甚至高達每公斤569毫貝克的銫-137,雖然這低於食品限值的100貝克,但是奶粉幾乎是嬰兒唯一的食物,而且按照身體比重而言,都是難以讓人接受的。而這些奶粉的乳源也很難追溯,所以市民的下一代就要承受輻射奶粉的風險。


竹林舍市民輻射監測中心青木一政指出,經過10年來的長期檢測、觀察,日本東北地區如福島南相馬居民中的尿液的銫-137顯然高出西日本的居民,這也顯示這是長期受曝的結果。
此外青木一政也比較了家中使用的吸塵器中的灰土,和兒童的尿液銫-137的含量,也發現是正相關的,這也證明環境中的輻射透過呼吸、飲食、接觸等途徑進入兒童體內,再排到尿液中,這也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日本原子力情報室伴英幸反對日本政府和東電將核污水處理後排放海洋的決定,因為這些核電廠的核污染物質的半衰期是以千萬年,甚至以億年計,這會在海洋環境中形成生物累積,最後會進入被人類吸收,這對人類的危害無法估計。
伴英幸主張,應該採取更安全、可靠的方法來解決核廢水問題,首先應堵住水的進入,以減少污染廢水的產生,其次是讓排水的污染不斷循環處埋,再以水泥固化,才能降低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

日本原子力情報室伴英幸反對日本政府和東電將核污水處理後排放海洋的決定,因為這些核電廠的核污染物質的半衰期是以千萬年,甚至以億年計,這會在海洋環境中形成生物累積,最後會進入被人類吸收,這對人類的危害無法估計。
伴英幸主張,應該採取更安全、可靠的方法來解決核廢水問題,首先應堵住水的進入,以減少污染廢水的產生,其次是讓排水的污染不斷循環處埋,再以水泥固化,才能降低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

除了核污水外,日本政府承諾要在2045年前將低污染(<8,000貝克/公斤)的輻射廢土移出福島,日本環境省正在將部分廢土以循環再利用實驗的名義,送往各地進行試驗,包抱了著名的「新宿御苑」。世居東京新宿御苑附近的文化人平井玄和新宿市民群起反對,並連署發出公開信,要求4月初G7部長級會議不可為日本政府將核污染外䆁的政策背書。(連署書如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