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放軍海軍官方微博27日發布2023年度招生宣傳片《逐夢海天》,影片中出現一架刻意模糊身影的戰機,引發軍事迷議論。有說是中國新式隱形艦載戰機「殲-35」,但前海軍新江軍艦長、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教官呂禮詩認為極有可能是「中國版的魚鷹機」,可能將兼容於航空母艦及075兩棲攻擊艦。

《逐夢海天》影片中大量運用中國「遼寧號(CV-16)」、「山東號(CV-17)」及「殲-15」戰機畫面,最後帶出主角艦載機飛行員奉命接受新任務挑戰,走向一架刻意模糊身影的戰機。雖然該機刻意經過模糊處理,但仍可分辨出與解放軍現有航艦艦載機有所不同而引發議論。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指機翼處於折疊狀態、傾斜雙垂尾,稱這些都是殲-35艦載機的特點;但事實上從影片中並無法明顯分辨所謂「傾斜雙垂尾」。倒是呂禮詩以2021年「人民海軍」期刊論文及2022年11月珠海航展展出模型樣貌,指出這架刻意模糊處理的新型戰機,有可能像是類似美軍V-22「魚鷹式」(Osprey)傾轉旋翼機的機型。

呂禮詩引經據典找出2021年12月「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期刊中,一名任職於重慶大學航空航天學院、中國船舶集團系統工程研究院、解放軍海空航空大學的作者撰寫的「一種傾轉旋翼接近航空母艦著陸時的路徑規劃模型」(A path planning model of a tiltrotor for approaching an aircraft carrier during landing)論文,其中說明模型考慮了傾轉旋翼機的特性、著陸任務和載體的環境。而詳細比對戰機模糊影像,呂禮詩指出「更像是去年12月獲得美國陸軍『未來長距離突擊航空器』(FLRAA)標案的V-280『勇猛式』(Valor)先進傾轉旋翼機」,認為「回答了075兩棲攻擊艦構型上的疑問」。

根據了解,解放軍造艦速度猶如「下水餃」,但艦載機研發就顯得腳步緩慢。以075型兩棲攻擊艦為例,2021年首艘「海南艦(舷號31)」入列,接著「廣西艦(舷號32)」、「安徽艦(舷號33)」相繼入列,但可使用的艦載機僅有「直-8」、「直-8」加寬型、直-20或號稱最大的直升機「直-18」,共同特點是飛行速度慢、酬載運量有限;因此,解放軍一直在思考要一款可懸停、快速部署、大航程、大載重的特種作戰飛機,可在兩棲攻擊艦、航空母艦併用的機種。在論文與模型之外,2020年即報導有一款名為「藍鯨」的傾轉旋翼機,稱已經通過風洞測試,模擬數據號稱載重可達20噸重,巡航速度時速538公里,最大航程3106公里,實用升限8615公尺,飛行半徑大於815公里;但影片中的模糊身影絕非「藍鯨」,因該機型為四傾轉旋翼結構設計,明顯不同於影像。只是佐證解放軍積極開發傾轉旋翼機,試圖快速補充075戰力,以及解決航艦運補能力受限問題。

解放軍「殲-35」在今年元月即傳出「定型量產機」即將問世的消息,號稱有最大1250公里的作戰半徑以及最大8噸的載彈量(內置2噸+外掛6噸),雖然沒有實際著艦的「經驗」曝光,但外型被譏為「山寨F-35」都是外界清楚知曉的部份;若以文宣角度來看,如果真是「殲-35」成為艦載機,解放軍應該不會「賣關子」刻意模糊畫面,反而會大張旗鼓宣傳,以「宣揚軍威」;另外,從有點「細長」的起落架來看,要承載龐大機身起降,恐怕需要更多的「想像力」。由此看來,呂禮詩的推測顯得較為務實有理。

一架刻意模糊身影的戰機到底是「殲-35」或是「中國版魚鷹機」,目前都是猜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解放軍不斷精進武器裝備,造成區域不安心理影響節節升高。

解放軍海軍年度招生宣傳片《逐夢海天》,影片中一架刻意模糊身影的戰機,有人說是「殲-35」,但軍事專家呂禮詩認為可能是「中國版魚鷹機」   圖:截取中國之音Youtube影片

呂禮詩找出2021年12月「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期刊中,一名任職於重慶大學航空航天學院、中國船舶集團系統工程研究院、解放軍海空航空大學的作者撰寫的「一種傾轉旋翼接近航空母艦著陸時的路徑規劃模型」(A path planning model of a tiltrotor for approaching an aircraft carrier during landing)論文。   圖:翻攝呂禮詩臉書

中國航空業2022年11月珠海航展中展出傾轉旋翼機模型,酷似影片中模糊戰機。   圖:翻攝呂禮詩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