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的離島的離島東莒居民的生活作息深受月亮與潮汐的影響,農曆初一、十五前後幾日的大退潮,可是島上的大事,不管是夏季的大熱天或是冬天的寒風刺骨,潮水退了,不少居民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用扁擔挑起漁網、章魚籠或是挖螺貝的工具,往大退潮的潮間帶衝。福正村民鄭玉貴為了這天的潮水,特地請了兩個小時的假去放網,他的鄰居,80多歲的曹木花老先生原本要返台探視兒孫,也留在島上,『我想等初三潮水過後再說吧!』可見潮水對東莒人是何等重要的事!

凌晨三點的大退潮,月光明亮,潮間帶也有許多戴著頭燈的居民來回走動,燈影也不停的晃動著,有人忙著把漁網內的魚卸下來,有人哀嘆:『啊!摃龜了!』無奈之餘再度把漁網放定位。鄭玉貴放在章魚籠內的鮭魚排,通通都被小魚兒吃光了,魚籠內,一尾章魚也沒有! 『沒關係,你就在那裡好好的長大!總有一天逮到你!』他忿忿的說著!

潮水來了,每個人各自有各自喜歡的抓魚方式。鄭玉貴喜歡放網抓魚,他的老同學曹祥如則是偏好釣魚,或是到住家附近的大浦港討沰,許多媽媽們則是帶著一隻水桶,在沙灘上挖花蛤。半個月一次的大退潮就是全島居民的大運動時刻!不管用什麼方式抓魚,不管在哪個海域,大海總是讓家裡的冷凍櫃又多了一些魚鮮。即便冬天風浪大停航『關島』,就算關一個月也不致於斷糧。難怪有人說,東莒人的冰箱就在海邊!

農曆十五前後的大退潮,鄭玉貴扛著章魚籠和漁網,在他家前面的潮間帶放網。   圖:張良一/攝

農曆十五前後的大退潮,鄭玉貴到他家對面的犀牛嶼放網,一個潮水過後,約凌晨三、點再去收網。   圖:張良一/攝

東莒廣闊的潮間帶有章魚、小淡菜、蠑螺、烏魚等多樣的螺貝魚鮮,退潮時走一趟潮間帶,總可帶回一桶魚鮮回來,可說是東莒居民的大冰箱。   圖:張良一/攝

即使冬季風浪大,陳木水每天仍舊會到大浦港內,看看他的漁網內有沒有魚。   圖:張良一/攝

冬季風平浪靜的好天氣是採紫菜的最佳時刻,東莒居民鄭玉貴趁著退潮的短暫時刻採紫菜。野生紫菜價高,每個東莒居民都有各自的,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紫菜秘密基地。   圖:張良一/攝

曹木花老先生要返台探視兒孫,離開東莒老家前,他的鄰居鄭玉貴幫他把放在潮間帶的章魚籠扛回家。   圖:張良一/攝

鄭玉貴幫曹木花老先生將他捕獲的魚鮮扛回家。   圖:張良一/攝

冬季是鱸魚大出的季節,曹天金伯伯忙著將剛剛釣到的鱸魚放冷凍庫,這些鱸魚冷凍後將裝箱賣到台灣。   圖:張良一/攝

曹木花老先生用章魚籠捕獲的章魚,剛剛上岸的章魚不僅新鮮也鮮豔美麗。   圖:張良一/攝

吃不完的鯷魚就煮熟曬乾儲存。有時候工作忙碌,簡單煮個麵,豪邁的撒上一把鯷魚乾,再放上一些自己種的蔥花,就是美味的一餐。   圖:張良一/攝

東莒居民陳瑞金用鮸魚製作魚丸。   圖:張良一/攝

東莒冬季有不少海魚洄游至此,冬季冷冽乾燥的北風非常適合曬魚乾。   圖:張良一/攝

東莒冬季有不少海魚洄游至此,冬季冷冽乾燥的北風非常適合曬魚乾。莒冬季有不少海魚洄游至此,冬季冷冽乾燥的北風非常適合曬魚乾。   圖:張良一/攝

東莒冬季有不少海魚洄游至此,冬季冷冽乾燥的北風非常適合曬魚乾。   圖:張良一/攝

章魚是曹祥如在大浦港放網抓到的,小淡菜也是在大浦港討沰得來的,秋葵也是自己種的。這是曹祥如的東莒海鮮義大利麵午餐,簡單豐盛,再配上一杯冰鎮啤酒,就非常享受了!   圖:張良一/攝

四條小烏魚切點薑絲淋上紅糟,清蒸幾分鐘就是一道非常鮮甜的魚鮮。   圖:張良一/攝

潮間帶是東莒居民的大冰箱,全島居民展現同島一命的精神,不時要到海邊撿拾從中國漂來的海漂廢棄物。   圖:張良一/攝

冬天風浪大無法出海,住在福正村的曹木花老先生在家裡修補章魚籠。   圖:張良一/攝

農曆初一、十五前後幾天的大退潮,可是島上的大事,不管是大熱天或是寒風刺骨的冬天,不少居民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往大退潮的潮間帶衝。   圖:張良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