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度無預警禁止輸入我國多項食品,其中以水產品魷魚、午仔魚等影響最大,連同酒類、飲料類產品也受到影響,不過卻有高達七成的業者拒絕再補件,也沒有意願將產品輸入中國。對此,學者坦言,業者打消重新申請念頭原因可能為陸方申請程序嚴苛,或是業者已經拓展其他外銷管道,不需依賴單一市場。

經統計我方水產品有意願輸中受影響企業約178家,受影響的水產以魷魚、午仔魚、鰹魚、秋刀魚等最多,這波被影響的水產品產值約60多億,不過有1800多家業者不願意再進行註冊。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徐世勳表示,中國的申請程序嚴苛且複雜,產品被退件後要重新補件相當耗時,一來一往的過程可能影響食品保鮮期,讓業者不想再補件。或是業者已經找到其他外銷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徐世勳表示,中國已在去年預告,全世界食品輸中應先向中方進行註冊,但是台灣不同的食品類別,分屬不同主管機關管轄,如水產品歸農委會、酒類歸財政部,而此次事件也反映出跨部會整合能力有待加強,政府應趁此次機會進行通盤檢討。針對其他願意進行註冊的廠商,政府應該要積極幫助業者持續完成註冊程序,並協助進行內銷與開拓其他外銷通路。

此外,徐世勳也指出,相對其他食品類別,農漁產品出口因為需要經過動植物檢疫,且每個國家的動植物檢疫規定不盡相同,部分國家常會在此環節上搞小動作、挑毛病,因此建議政府平時應先擬定對策未雨綢繆,並加強周邊貿易國家夥伴關係,以免單一市場受衝擊時措手不及。